环球在线 >环球博览>独家精品
亲历伊朗四:霍梅尼墓追思

[ 2006-05-22 10:50 ]

 

组图:德黑兰标志性建筑物——自由纪念碑(摄影: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记者 麦麸)

环球在线消息:4月底的一个周末,我们一大早出发,驱车前往城南80公里外的霍梅尼墓。因为周末路上没有多少车辆,德黑兰良好的高速公路网的优势凸显出来,40分钟左右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霍梅尼墓。

霍梅尼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缔造者,什叶派的精神领袖,在上个世纪叱诧风云,长期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人物。在他的领导下,伊朗人民推翻了西化的巴列维国王的统治,建立了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国家。

霍梅尼墓从外观看起来就像一个大清真寺,主建筑呈金黄色,主殿洋葱头形穹顶巨大无比,4座叫拜塔围绕着主殿。据说,叫拜塔高98米,是为了纪念一次爆炸中牺牲的98位烈士。阳光下主殿和高高的叫拜塔熠熠生辉,在庄严肃穆中显露出富丽堂皇。霍梅尼是1989年去世的,距今已经17个年头了,但是似乎他墓地的工程还没有完成。在主殿旁、叫拜塔之中还矗立着高高的塔吊。主殿前还在修建一座巨大的拱顶建筑,巨大的拱顶刚刚成型。从主建筑向东西两厢延伸是正在施工的配殿建筑,兰色的洋葱头式穹顶已经建好,而穹顶下面的大厅刚刚搭建起主体结构,还露着钢筋混凝土的本色。主建筑前的一个花坛中立着一个白色的壁凹,仔细一看,里面竟然凹雕着霍梅尼的头像,栩栩如生。

连接主题建筑和配套建筑之间的墙是兰色的,上面画满了展翅飞翔的鸽子。整个建筑群被白色的围墙围绕起来,围墙外就是宽阔的停车场。这是我头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停车场,我们停车的北停车场估计上千辆汽车停进去都有富裕。而这样大的停车场在北边的高速公路另一边还有一个。

由于进入霍梅尼墓不能带相机,为了相机的安全,我们放弃了进去参观的念头,继续在外边拍照片。虽然还不到8点钟,停车场上已经停了一些车,各种颜色的野营帐篷搭在汽车旁或草地上,有些帐篷依然封着门,有些帐篷外一家人已经开始吃早饭了。来霍梅尼墓朝圣的伊朗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许多人头天就驾车来到这里,支起小帐篷,与自己的领袖一起呆上一夜,朝圣的同时也过了一把野营的瘾,一举两得。在停车场上,有专门为这些来这里过夜的人们修建的盥洗用的水池子,刚刚起床的妇女带着孩子正在池旁洗脸和洗衣服。德黑兰倒是不缺水的地方,每年山上积雪的融水取之不竭,用之不完。

在霍梅尼墓前的树阴里也坐了许多人,看到几个东方面孔的人显得非常新鲜,经常有年轻人一边朝我们挥手一般大声喊“HELLO”,“HOW ARE YOU”和“IRAN”等等。不过,他们的英语水平也就是这几句问候语了,如果你真和他们攀谈起来,大概没有几个能再聊上几句。可是他们的热情着实让你感动。

在霍梅尼墓外,青年男子大都非常轻松,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真好像去郊外野营一般。然而,当你看到妇女们身披黑色的长袍走向霍梅尼墓时,你瞬间就会感到这里的严肃。除了小女孩和学生外,几乎所有的成年女性都是黑袍裹身,这与德黑兰城里妇女五颜六色的装扮大不一样。女学生大都穿着统一的校服。在广场上,我看到一群女学生已经坐上大客车准备离开,就走上去隔着窗玻璃拍了几张照片,女学生们看到外国人给她们拍照好像很兴奋,隔着窗玻璃和我打招呼。

这时,一名40多岁的男子朝我走过来,嘴里还用波斯语说着什么。“坏了,是不是我又犯什么忌讳了。”我心里一阵紧张,伊朗的种种遭遇让我在拍照上已经没有了刚来时无知者无畏的勇气,总是怕犯了这个伊斯兰国家的忌讳。他是大客车的司机,过来是想和我聊聊。我不会波斯语,他不会英语,聊天是聊不成了,但是照相总可以。我举起相机做出给他拍照的架势,他明白了我的意思,非常高兴,赶忙把他的另一个司机伙伴也叫上,我就以他的大轿车为背景为他两人拍了合影,乐得他们合不拢嘴。

离开霍梅尼墓时,我看见又有一些车辆驶进停车场,大客车上坐着裹着黑袍的妇女,小轿车里坐着一家人,他们大概也要在这里支起帐篷,陪伴他们昔日的最高领袖一天。我们的汽车驶上高速公路,看到前方一个路标上写着“伊朗国王大学”(SHAHED UNIVERSITY的意译)。这座大学是专门为霍梅尼墓修建的配套工程。伊朗政府还计划修建其他设施,让霍梅尼墓所在地区成为一座新城。

伊朗政府和人民给予他们的领袖死后最大的哀荣,他的正式称呼是“伊朗革命领袖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缔造者”,这个地位无人敢撼动。在伊朗的阅兵式上,参加检阅的部队高喊着“霍梅尼”走过主席台,他的画像在德黑兰街头随处可见。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甚至控制着这个国家。

霍梅尼完全继承了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先知“神权至上”的思想,一生追求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在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他对内进行清洗,发动了“伊斯兰文化革命”,大中学校被宣布停课,排斥一切非伊斯兰的意识形态;罢免了主张实行世俗政体的伊朗总统巴尼萨德尔,由自己的亲信哈梅内伊接任总统,完成了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权转型。对外,他提出的口号是“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积极输出伊斯兰革命,造成了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关系的长期紧张。在他临终前还宣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格杀令:追捕和处死亵渎《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英国诗人拉什迪。

霍梅尼遵循《古兰经》的教导,修身戒律。在生活上,他简朴清苦,居住在清净的宗教胜地库姆。他每天做礼拜的时间长达6—11个小时,而睡眠时间只有4个小时。他近乎苦行僧般的生活和他对伊斯兰教虔诚的信仰使他受到伊朗人民和什叶派穆斯林的景仰和崇拜。

在我看来,霍梅尼首先是一名理想主义者。他希望他的人民能够和他一样对宗教虔诚,获得精神上的升华,他一直坚持不懈地追求这个理想。其次,他又是一位政治家。在面对西方制裁下每况愈下的国民经济和人们对伊斯兰教文化革命负面影响的不满时,他调整政策,解散了各级伊斯兰革命委员会,制止了伊斯兰法庭滥用权力的行为,恢复大中学校的正常教学,并采取措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凸显出作为一名政治家审时度势的才略。

霍梅尼已经去世17年了,今天伊朗人依然怀念他,崇拜他,不光是因为他建立的政权依然有效地控制着伊朗,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代开国的宗教领袖,他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伊斯兰国家,他已经成为指引这个国家前进的旗帜。(麦麸 / 环球周末工作室)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特稿


Page: 123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