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吧,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向面包”。这句高尔基的名言,在中国广为流传。这句名言的背后是他成名之前双重的饥饿:物质的和精神的。高尔基成长的时代,俄罗斯处于社会大转型,成千上万人“被抛出”原来生活轨道,流浪在城市边缘,颠沛流离、踯躅于生活最底层。这一时期,高尔基目睹和经历了太多的残暴、粗鲁、拳头、争执、斗殴、鞭笞、酒疯,但是,依靠精神生活,身处其间的高尔基,从这个阶层中脱颖出来,不能不说是创造了一个人间奇迹。
奇迹来自于他对阅读的嗜好。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则得之于人生最常见的偶然。在一只船上,一个爱读书的厨师使年幼的高尔基对书籍发生了浓厚兴趣。阅读,对识字并不多的高尔基来说,是一个不可跨越的障碍:“一遍不懂,就读七遍。”这是厨师对他的教诲。从此后,只要是书,只要是带字的纸张,高尔基都会看看。
这是高尔基读书入迷的小故事。有次,因为太入神,竟然忘记给茶壶加水,结果茶壶烧穿了。主人用松枝猛烈地抽打着他,昏迷过去的高尔基被送进医院,医生从他红肿的背上取出了42个碎枝!
对于高尔基来说,阅读更大的障碍是时间的缺乏。一个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人,没有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力。因为工作时间太长,经常是14个小时。然而求学欲望非常强烈、意志非常坚韧的高尔基,却能在14小时的苦力后,仍能够拿起书本。
读书彻底改变了高尔基的生活。逐渐地,他接触了更多知识分子。在他们的鼓励下,他走上了创作之路。新奇的故事,来自生活最底层的场景,对现实的抗议与批判,着力表现最底层人群——从乞丐到偷窃贼再到妓女以及吉普赛人——身上,没有被生活压倒的自尊和力量、个性和勇气,高尔基充满尼采强力意志的作品,一时间风靡俄罗斯。他的书,发行量可以媲美老托尔斯泰;他本人,则成为一个时代的偶像。在许多城市街头,都有乞丐声称和高尔基一起流浪过;不同阶层的青年穿起了高尔基式的衣服;他的剧作《在底层》、《小市民》,上演后轰动一时——不仅在俄国大受欢迎,在柏林一地也上演了200余场!高尔基跃升为那个时代最为出名的作家。
知识改变命运,阅读创造奇迹。成名后的高尔基并没有松懈,一部部优秀作品《海燕之歌》、《母亲》等等诞生在他的笔下。他毫无愧色地走进那个时代世界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的行列。
“一切美好的有社会价值的东西,都是由人的力量、人的意志创造出来的。”这是高尔基的观点。
“一切在于人,一切为了人。”
“生活是一部关于人的英雄史诗,它描述的世人寻求人生奥秘而不可得、有心通晓一切而无能为力、渴望成为强者而又无力克服自身弱点的历程。”
“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这是高尔基作品中,许多人可能不熟悉的句子。
70年过去了。褪去罩在高尔基身上的种种光环,他依然是一个他笔下的“大写的人”。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