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观|科学探索|历史揭秘|劲爆丑闻|名人轶事|
  精彩推荐 英国虎斑猫持有天然“名片”|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女儿自创服装品牌|科学家发明有触觉的“电子皮肤”|
两大可乐公司联手抓捕商业间谍 上演“无间道”
2006-07-10 11:06:36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环球在线消息: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许多企业都为获取对手的核心情报而铤而走险,上演了一出出现实版的“无间道”。但在一起涉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两大著名企业的间谍案中,却让我们看到了令人在商场上难得一见的公平竞争品格。7月5日,3名美国人涉嫌窃取可口可乐公司机密信息并向百事可乐公司兜售而被捕,而最初告发他们的正是百事可乐公司。

***可口可乐揪出“家贼”

据美联社报道,这三名嫌疑人包括可口可乐一名高级主管的行政助手、41岁的何亚·威廉斯。她被控暗地里搜查公司文件,而后将有关信息以及一个可口可乐新产品的样品塞进自己的包里。另外两名嫌疑人包括30岁的纽约州男子迪姆松、43岁的国乔治亚州男子杜哈尼。

5日,当这3人正准备交易的时候,被美国联邦警员以涉嫌非法偷窃和贩卖可口可乐的商业机密的罪名拘捕。他们将于7月6日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参加一次庭审,而亚特兰大正是可口可乐的总部所在地。

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内维尔7月5日在一份写给公司员工的备忘录中称,可口可乐正在与联邦调查局合作,并将审查自己的信息保护政策、相关的程序以及操作方式,以便保护知识产权。他说:“令人悲哀的是,今天被捕的人当中包括我们公司内部的人。虽然我们都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但这强调了我们每个人在保护我们的商业机密方面的责任。这种商业机密是公司的血液。”

***百事可乐告发间谍

而这起事件所涉及的另一关键方、可口可乐公司的老对手——百事公司也已经做出表态。

百事可乐发言人戴夫称,他们将会履行一个负责任的公司应尽的义务,与可口可乐合作调查该事件。他说:“竞争有时会很激烈,但必须公平合法。我们很高兴当局和联邦调查局已经找出了应该对非法竞争负责的人。”

其实,这件商业间谍案得以曝光,还是百事可乐公司的功劳。5月19日,可口可乐公司接到百事公司发来的一份邮件复印件。那封信的原件装在可口可乐公司的商业信封中,收件人是百事可乐公司,从纽约市的布朗克斯发出。寄信人在信中自称“德克”,是“可口可乐公司高层工作人员”,能向百事可乐提供“特别详细的秘密信息”。

可口可乐公司得到百事可乐的“通风报信”后,立即将这一事件报告给联邦调查局(FBI)。经FBI调查,这个“德克”就是来自纽约州的迪姆松。FBI随后展开诱捕行动,一名伪装成百事可乐公司雇员的联邦特工从他手中拿到了14页被注明为机密的文件。经可口可乐公司证实,这些文件都是真实的,而且是“高度机密”性文件,属于商业机密。迪姆松为这些文件开价1万美元。

此后,迪姆松又提供了可口可乐公司的其它文件,都属于商业机密。他还同意以7.5万美元的价格出售一种新饮料的样品。FBI特工决定放出大诱饵,开价150万美元购买迪姆松手中的可口可乐公司其它机密文件。当天,迪姆松与杜哈尼联合开了一个共同帐户,第二名间谍被挖出。

至于可口可乐公司的“内鬼”威廉斯则是被内部监控录像抓住的。调查人员发现她将一些文件以及一个有白色标签的罐子放入了手提包。后经证实,这正是正在研制中的新产品。威廉斯就是“德克”迪姆松的“内线”。三名贪婪的商业间谍最终被两大可乐公司联手揪了出来。

***相关链接:全球著名企业商业间谍案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像百事可乐这样与对手协作抓捕商业间谍的并不多见,更多的是想方设法,窃取对方机密。

· “垃圾文件”泄密

出招方:宝洁公司

接招方:联合利华公司

2001年初,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之间爆发了情报纠纷事件。2001年4月,面对主要竞争对手联合利华的强烈质疑,宝洁公司公开承认,该公司员工通过一些不太光明正大的途径获取了联合利华的产品资料,而这80多份重要的机密文件中居然有相当一部分是宝洁的情报人员从联合利华扔出的“垃圾”里找到的。后来,宝洁公司归还了那些文件,并保证不会使用得来的情报,沸沸扬扬的“间谍案”就此不了了之。

·高管跳槽附带机密

出招方:通用汽车公司

反商业间谍方:大众汽车公司

2002年5月,通用汽车公司的一名前主管被起诉。据调查,他在1996年携带着通用的一些重要文件,包括新车型计划、供货价格和即将投产的一条新车型生产线的详细方案,加入了德国大众公司。有关方面认定,该名主管所带走的那些资料对大众有着重要的情报价值。最终,大众公司向通用公司赔偿了1亿美元作为了结。

· 派私人侦探调查对手

出招方:甲骨文

接招方:媒体

2000年,著名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的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面对媒体的追问承认,甲骨文公司确实存在对微软的“间谍行为”,比如派私人侦探去翻竞争技术协会的垃圾桶,试图找到微软公司向这个组织行贿以便影响其反托拉斯案审理的证据。

· 商业间谍上升到国家政治

出招方:日本医学家

街招方:美国检察部门

2001年5月,美国检察部门以阴谋罪、经济间谍罪和跨州运送盗窃财物罪等起诉日本医学家高岛,并向日本方面提出了引渡高岛的要求。美方认为,高岛冈在离开美国时,从实验室带走了一些高尖端生物基因材料,并将这些材料交给他在日本东京任职的物理化学研究所,而且还破坏了实验室里的一些生物材料,使该实验室两年来的研究全部化成灰烬。不过,日方并未按照美方要求同意引渡,从而引发两国的争执。

· IBM一战成名

出招方:日立制作所和三菱电机

接招方:IBM公司

1982年6月23日,6名日本人被FBI警员拘捕,他们是日本日立制作所和三菱电机两家著名电气公司的雇员,另有12名雇员被美方发出了逮捕令,理由是“非法获取有关世界头号计算机生产商IBM的基本软件(OS操作系统)和硬件的最新技术情报,并偷运至美国境外”。1983年2月,日立三菱公司在承认雇员有罪的前提下与原告方达成和解。经此一役,IBM的OS操作系统的著作权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得到了全面的承认。

· 厂房照片也是机密

出招方:摄影师克氏兄弟

接招方:杜邦公司

杜邦公司在德克萨斯的比尔蒙特开设了一家工厂,计划生产甲醇。由于工厂还在建设之中,厂房尚未加顶。1969年3月19日,比尔蒙特的摄影师克里斯托夫兄弟受身份不明的第三人的雇佣,驾驶飞机在空中对杜邦公司的新建厂房进行了拍摄。冲洗后交给了身份不明的第三人。杜邦公司就起诉克氏兄弟窃取商业机密。法院最终要求支持了杜邦公司的要求。 (麦麦/环球周末工作室)

来源:中国日报网站特稿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极限性感的啦啦队美女
在篮球场上,不光闪耀着众多球星的光芒,比赛间隙的啦啦队更是展现了极限性感! >> 详细

论坛
难以置信的真实奇观
这是1975年在美国,两个龙卷风相互交汇形成的心形。快来看看还有哪些难以置信的真实奇观!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