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马尼拉穆斯林妇女在以色列大使馆前抗议。
· 他们挣扎在路上
萨塞迪亚是个生活在贝鲁特的中年人。在过去的几天中,他目睹了太多的血腥。“他们在屠杀平民,甚至那些来进行人道援助的人因此遇难。我亲手把7个人拖到了医院,人们被掩埋在瓦砾堆中,我看到有人炸飞了头,炸没了脚。这太可怕了。”
面对近在眼前的死亡,他和70岁的母亲以及另外9名亲戚选择了逃亡,挤上一辆通往黎巴嫩-叙利亚边境的公车。11口人只有3个行李包,他的母亲手中攥着一张纸币,那是她的全部财产,相当于50美分。
与他们的境遇相似的是50万黎巴嫩人,从南向北蔓延的炮火袭击让他们流离失所,无处安身。在一条从贝鲁特通往叙利亚大马士革的主要干道上,车流量是平时20倍,成千上万的黎巴嫩人急切地想要穿越黎叙边境。
· 他们去往何方?
而在黎巴嫩境内,还有一批被人忽略的贫穷难民。他们来自伊拉克、苏丹、索马里、菲律宾和斯里兰卡。当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的侨民都纷纷在各自政府的帮助下安全撤离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却无人问津,没有人向他们提供任何信息或帮助。
38岁的伊斯梅尔来自苏丹,在来到黎巴嫩之前他已经经历了太多颠沛流离。由于家乡的战乱,他最初到了伊拉克打工,在美国入侵伊拉克后,他又去了叙利亚。然后他很快因为“非法入境”而被捕,在2个月的监禁生活中几乎天天遭到狱警的虐打。在被释放后,他选择了黎巴嫩落脚。然而,熊熊燃起的战火迫使他不得不再次踏上流浪之路。但是,他问自己:“我要去哪儿呢?”他不敢回苏丹,因为他害怕当地的阿拉伯武装,他也不敢去叙利亚,因为他担心再次被捕。现在,塞浦路斯是他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但是他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批准,允许他搭载撤侨船只,而且以后必须偿还旅费,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
· 什么在他们心中滋长?
黎巴嫩妇女莱拉带着孩子们经过长期奔波终于抵达了大马士革的一处避难所。他们的水已经所剩无几,莱拉不得不不断地安慰着最小的女儿。在她心中,一种被称为“仇恨”的情感正在滋长。她愤恨地说:“我并没有逃跑,我来到这里是为了救我的孩子。我一定会看着他们长大,让他们回到黎巴嫩,对以色列人进行回击。”
而以色列海法市曾在16日遭遇真主党导弹袭击,造成当地9人丧生。69岁的居民兹维卡·戈特斯曼则说:“我们的军队做得还不够,他们应该早一点动手。”
他们都是黎巴嫩和以色列的普通平民,但这些话却比出自真主党和以色列军方的话更令人胆战心惊,因为这似乎预示了中东地区将陷入一个永无休止的暴力循环。(麦麦/环球周末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