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观|科学探索|历史揭秘|劲爆丑闻|名人轶事|
  精彩推荐 美共和党女议员参选总统 7名候选者首次亮相|英首相痛批不自食其力者:不挣钱就别生养孩子|空客推出概念机舱 2050年前或“全透明”飞行|
博览>科学探索
科学家发现迄今距地球最遥远黑洞
2007-06-11 11:21:36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

科学家发现迄今距地球最遥远黑洞

箭头所指即为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最遥远黑洞。

北京时间6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加拿大天文学会前不久举行的年会上,天文学家们宣称他们已经发现了迄今距离地球最为遥远的黑洞,这个黑洞与地球间的距离大约为130亿光年。

、加拿大-法国-夏威夷联合望远镜观测到这个黑洞在吞噬周围气体时,会喷射出的耀眼的光线。在这种亮光的照射下,黑洞会在我们所知的类星体中变得异常明亮。通过测量类星体光谱或者光棱镜中的红移数量,我们可以确定该黑洞与双鱼座中类星体之间的距离。因为一旦某个物体逐渐离观测者时,光的波长会通过“红移”变长。红移越大,则物体移动的距离越远。因此可以判定,这个类星体的红移非常大。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克里斯-威洛特说:“一旦我观测到带有明亮发光线的光谱时,我就知道这个物体离我们很远很远。”

、人们普遍认定在大约137亿年前发生过“宇宙大爆炸”,这种“宇宙大爆炸”学说为天文学家审视宇宙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角度,因此天文学家们认为类星体是在宇宙大爆炸后出现的,存在约10亿年。约在宇宙10亿岁时,第一个恒星与星系开始形成,并使宇宙间所有的氢原子电离(或者说是从一个原子中分离出一个中子)。当类星体的亮光照亮了其面前的氢气体时,天文学家们就可以据此判断原子中的中子是否已经分离出来,并进一步确定发生电离的具体时期。

、类星体还可能帮助天文学家们了解第一个黑洞的生长过程,因为他们估计给类星体提供能量的黑洞的重量约为太阳质量的5亿倍,这个数字对早期形成的黑洞来说还是不太可能的。黑尔茨贝格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约翰-哈金斯说:“我们一直不解,为何能在宇宙早期发现如此巨大的黑洞,因为我们一直认为黑洞的成长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随着科学发展的进程,人类已揭示了许多宇宙的秘密。但是对于黑洞之谜我们仍不能找到全部答案,只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许多问题的答案仍藏在黑洞的深处。根据广义相对论,强大的引力会使物体周围的空间发生强烈弯曲,因此,在靠近黑洞视界的地方,空间的扭曲程度非常高,任何一个冒险来到视界附近的宇航员都要遭受可怕的折磨。”

、天文学家们此前发现的距离地球最遥远的古老黑洞,形成时间大约在127亿光年前,即在形成宇宙的大爆炸之后大约1亿年。因此科学家为之惊奇,它如何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聚集了如此大量的物质成为黑洞。天文学家们给这颗古老黑洞命名为Q0906+6930,它的重量是银河系所有恒星的总和,体积大到装下我们1000个太阳系还有余。天文学家们观测到的最年轻的黑洞,则是一个编号为SN1986J的超新星黑洞,其这颗星距地球只有3000万光年。天文学家发现,这颗超新星发生了强烈的爆炸,因为其星体燃尽了所有的燃料,所以再也无法维持原状,其物质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向核心部分坍塌。它的外层物质以每小时4400万英里的速度向太空喷发,而内部物质以极快的速度向内坍塌,并形成密度很高的中心部分,最终演变成为一颗年轻的黑洞。

、黑洞通过人类肉眼是无法直接观测的,科学家只能通过测量它附近发射出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来确定它的存在,并测量它对位于它附近的星体的引力效应来确定它的质量。但是这个巨大黑洞如此之远,科学家找不到它附近适当星体。罗杰-罗马尼说,科学家计划进一步测量位于它附近的发射出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对它进行精确的测量。到2008年,新的伽马射线天文望远镜的发射,将对研究这个大黑洞有更多帮助。

(来源:新浪科技 编辑:夏亚)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哥伦比亚神秘的驱魔仪式
着魔者浑身抹满泥土,被绑在火焰包围的法阵当中……尽管有争议,但仍有不少拥护者。 >> 详细

论坛
盘点为性事所累的明星
明星隐私总是被关注,幕后的话题比台前更有吸引力,有的是真遭遇性事无力反抗,有的被性事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