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观|科学探索|历史揭秘|劲爆丑闻|名人轶事|
  精彩推荐 奥巴马感叹当爹最艰难 父爱缺失留遗憾|英首相堪称模范 父亲节猛批“逃跑爸爸”|印度108岁最老囚犯获准保释出狱 因嫉恨杀4人|
博览>资料库>新鲜报>大千世界
外国经济特区什么样
2007-06-21 09:37:49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巴西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国家,税负较重,一般都在60%左右。但巴西联邦政府规定,对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内生产并在本国销售的产品,免征工业产品税;对以农业和亚马孙地区植物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产品,免征工业产品税。企业10年内免征所得税,此后5年内只征50%。马瑙斯市政府还规定,所有外来投资企业免征城市房地产税、垃圾服务税、公共清洁税、公共场所和道路保养税,以及营业执照税。此外,在区内购买用于工业生产的地皮时,只需支付象征性的1雷亚尔/平方米(按当时汇率,1雷亚尔约合1美元)。

截至2005年底,马瑙斯自由贸易区吸引了30多亿美元外资,19亿美元本国投资,马瑙斯已成为巴西西北部经济龙头,带动了西亚马孙地区4个州的经济发展。区内现有工业项目近1000项,销售额约180亿美元,解决就业人口50多万人,上缴联邦财政近3000万美元。马瑙斯自由贸易区是在巴西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建立的,完成了巴西西北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催生了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巴西经济连续7年高速增长的“巴西经济奇迹”。外国大型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也使巴西的工业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以家电为例,巴西家电工业落后,绝大部分使用的是窗式空调,中国格力公司建厂后,产品立刻更新换代,家家户户用上了分体式或中央空调。

印度:经济特区遭质疑

2006年可以称得上是印度的“经济特区年”。这不仅是因为印度各地都在大建经济特区,更因为经济特区建设引发的争议,成为印度这一年最热门的话题。

印度发展经济特区的想法,是受中国经济特区成功经验的启发。印度媒体报道称,中国经济之所以领先印度,主要是因为经济特区拉动了制造业;印度要想赶上中国,就必须建设经济特区。印度总理辛格说,建设经济特区已成为印度的国策,“这是印度赶超中国的最后一班车,印度不能再错过。”

2006年年初,印度正式实施新制定的《经济特区法》。该法规定,在经济特区内,企业享受15年的税收减免政策。而且特区提供“一站式”服务,所有手续可以通过一个窗口办齐。这在一向以手续繁杂冗长闻名的印度,显得难能可贵。一时间,200多个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在各地上马。记者走访的10个邦,没有一个不是在征用土地、修建道路、建设厂房,各邦都在快马加鞭进入“经济特区时代”。印度工商部长纳特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6年印度经济的一大亮点就是掀起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大潮,“在这股大潮中,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正在形成,外资大规模进入的时代就要到来,印度经济将腾飞得更快”。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印度学习中国经济特区的只有名字,内容大不相同。新德里近郊的诺伊达经济特区是目前印度北部最大的经济特区,占地面积只有1.25平方公里,印度将要建成的最大经济特区也只有100平方公里。而中国最小的经济特区也有122平方公里。摩根斯坦利印度公司的资深经济学家阿亚先生认为,经济特区一定要以规模经济取胜,没有规模优势,便失去了经济特区的意义。

印度反对经济特区的声浪一直没有停止。印度《亚洲时代报》2日载文称,2006年,印度最受争议的事情就是经济特区。批评人士称,印度的经济特区只是通过扭曲性的激励措施而非实力来吸引投资,这可能延误经济领域的真正改革。他们认为,印度和中国国情不同,时代也不同,不能简单照搬中国的经验。由于对土地使用的要求太过宽松,大批土地被廉价出售和征用,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地区,一些农民因生计无着而自杀。批评人士还说,印度的免税政策只会鼓励企业将现有生产转移至新的地区,2009年—2010年,相关税收损失将达到200亿美元。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搞经济特区,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印度这么难。”印度工商部一位高官对记者感叹道。据他透露,印度总理已于2006年12月20日召集多名部长开会重新研究《经济特区法》,印度的经济特区政策还可能改变。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夏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浪漫:雄蜥蜴献花求爱
以鲜花表达爱意不是人类的专利,在动物界比如蜥蜴之间的“爱情”,可能也很动人。 >> 详细

论坛
明星今昔对比惊人照(图)
翻开发黄的照片,发现就是那么一回头的瞬间,他们的青葱岁月已离我们远去。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