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奇观|科学探索|历史揭秘|劲爆丑闻|名人轶事|
  精彩推荐 印巴舰船碰撞引外交争端 或给破冰和谈蒙阴影|拉登住所文件解密“基地”:靠绑架捞赎金|影星道具服装行情见涨 梦露白礼服拍出460万|
博览>资料库>新鲜报>大千世界
巴西政府开设民间文化点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06-22 10:44:31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巴西是个多种族国家,来自非洲和欧洲的外来文化和本地的印第安文化相互交融,产生了许多富有特色的音乐和舞蹈类型,其中以桑巴舞最为著名。2005年11月,桑巴舞的一种——圆圈桑巴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巴西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圆圈桑巴舞是一种将音乐、舞蹈、编舞、诗歌和节日活动融为一体的桑巴舞,它最早出现在巴西东北部巴伊亚州的雷康卡沃地区,起源于当地非洲奴隶的舞蹈和文化习俗。虽然接受了不少外来文化的影响,圆圈桑巴舞仍然基本保持了非裔巴西人的音乐形态,并成为这一地区流行文化的见证。

圆圈桑巴舞之所以能够被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当地保持巨大的影响,巴西历届政府文化部门的保护和推广工作功不可没。早在1937年,巴西就立法保护文化艺术遗产,并且成立了国家历史和艺术遗产研究所。这个研究所隶属于文化部,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查、认可、保护和推广活动。

2004年10月5日,巴西政府发布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宣布将联合政府机构、科研院校、非政府组织和私人机构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活动。在这些措施中,引人注目的是各种基层文化点的设立。

像圣阿马洛圆圈桑巴舞之家这样的文化点规模较大,目的是为桑巴舞者提供一个交流和传承的场地,保证圆圈桑巴舞的技巧能够世代流传下去。各路名家经常出没其间,向热心于这种民间文艺形式的青年人传授技艺。活动中心在巴西文化部的资助下录制了大批宝贵的音像资料,有的经过整理后已经公开销售,为推广这种艺术形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规模的文化点更是遍布巴西全国,巴西利亚近郊的许多城镇都设有此类文化点。文化点所需活动资金由政府拨给,但是各个点需要事先确定活动项目,文化部门进行评估后分期拨付资金,每年还派人访查文化点有关活动的开展情况,以保证政府资金确实被文化点用在了实处。

文化点的规模通常不过是一两间房再加一片空地,以作为民间艺术家的交流场所。当地文艺界比较活跃的艺术家经常被请到文化点,对感兴趣的人们进行辅导。辅导讲座往往成为当地民众的文艺盛事,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前来参加。

本身就是艺术家的巴西文化部长吉尔贝托·吉尔在民间文化推广措施发布仪式上曾表示:“文化传承工作十分重要,希望这些文化保护和推广措施能够帮助年轻人增加对民间文艺的兴趣,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一代代流传下去。”

(来源:新华网 编辑:夏亚)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浪漫:雄蜥蜴献花求爱
以鲜花表达爱意不是人类的专利,在动物界比如蜥蜴之间的“爱情”,可能也很动人。 >> 详细

论坛
明星今昔对比惊人照(图)
翻开发黄的照片,发现就是那么一回头的瞬间,他们的青葱岁月已离我们远去。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