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关注奋进号带伤返回 令人心惊触目的“伤口”
[ 2007-08-23 11:39 ]

8月21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着陆。 新华社/路透

8月21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合影。当天,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顺利着陆。新华社/路透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1日,美国人甚至全世界都在为奋进号航天飞机安全着陆而欢欣鼓舞,这种激动的情绪似乎掩盖了奋进号“身上的伤口”。但是,面临日程表上今年10月、12月和明年2月、4月即将到来的太空飞行任务,宇航专家们可没那么兴奋,他们的目光更多地关注着航天飞机的“伤口”,而且已经开始转向对“伤口”治理的对策反思中。

相同的“伤口”和不同的命运

8月10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不久,美国宇航局就发现奋进号腹部出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小凿槽,沟槽的大小约为3平方英寸(9平方厘米)。技术人员初步判断,这个凿槽是由燃料箱的冰块脱落造成的,当然也不能排除是由于奋进号燃料槽上隔热泡沫脱落所引起的。

凿槽的形成很快让人们想起了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悲剧,当时,哥伦比亚号也出现了冰块或绝缘泡沫脱落,这个小小的脱落导致了所有宇航员丧命的惨剧。因此,当得知相同的问题这次又出现在奋进号身上后,13天的飞行让人们变得胆战心惊。

专家分析认为,这次奋进号的凿槽虽然很深,但槽很小,灼热的大气层不能穿透凿槽,而且凿槽出现在飞船腹部,从而不会引起严重事故。而哥伦比亚号出现的凿槽足有盘子那么大,位置在飞船左翼,通常,飞机鼻端和双翼处出现的凿槽最容易接触到高温度的大气,因此后果格外严重。

临时方案和长期方案

由于接下来还有4次飞行任务,美国宇航局正在分析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从中选择一种最好的,以便在10月、12月和明年2月的飞行中避免泡沫或冰块脱落和凿洞的形成。

在这些临时方案中,目前最看好的有两个,一是将支架上的泡沫刮去一部分,二是在泡沫上覆盖一层油,减少冰块的大量凝集。

而在明年4月份的飞行中,美国宇航局计划使用长期方案,将支架的铝制材料换成钛,这种材料需要的泡沫绝缘体比铝制材料会少很多。

改变起燃过程

自从哥伦比亚号出事后,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们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除了材料问题外,他们认为,燃料提前一个小时点燃可能是事故重复发生的原因,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发射所需的冰格,但是这多烧的一个小时很可能会让燃料箱中超冷燃料形成更多的碎冰,从而引起附近泡沫的脱落。如果碎片是冰块,燃烧原理就可能需要重新设计改进。

美国宇航局现在还不知道碎片到底是泡沫、是冰块还是两者的混合体,该碎片从支架上脱落后,飞行了将近7.5米后落在外部燃料箱下端的支柱上,然后才撞到奋进号的腹部。碎片有10平方厘米,重量不到10克,但撞击燃料箱支柱和飞船腹部的速度都很大,分别达到了每小时320公里和每小时240公里。

以这样的速度,碎片竟然在撞击燃料箱支架时没有“粉身碎骨”,却从燃料箱撞在飞船的腹部。科学家们据此推断,该碎片很有可能是冰块附着在飞落的泡沫上而形成的。

给予高度重视

事实上,每个飞船上的燃料箱上覆盖的泡沫重达1800千克,而每个支架上覆盖的泡沫只有几十克。专家认为,由于存在这种结构上的设计,碎片在发射时几乎不能完全避免。在这种情况下,碎片形成后采取何种措施,需要科学家们的严谨态度。

科学家们对待哥伦比亚号和奋进号的态度,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当哥伦比亚号发现碎片后,科学家们没有进行认真分析讨论,甚至没有公布于众。而奋进号的损伤虽然比哥伦比亚号小,但事故发生后,众多工程师聚集在一起,讨论是在轨修复还是带伤返回。最后,科学家们分析了大量资料后认为,这处“伤口”不会对奋进号或机组宇航员造成安全威胁,从而决定带伤飞行。

看来,采取谨慎而小心的态度,也许比技术更重要。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夏亚)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