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多数市民对养犬“宽容理解”
[ 2007-09-21 09:00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北京市民对养犬的态度究竟如何?中国人民大学9月20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市民对狗的印象是“可爱、忠诚、友善、温顺”;接近七成非养犬户对邻居养犬表示理解和宽容,并认为养犬能培养人的责任感和爱心。

为了解北京市民养犬态度和对养犬管理现状的看法,完善有关北京城市养犬管理方面的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寿龙教授主持实施了《2007北京市民养犬态度调查》。调查得到了伴侣动物研究信心中心的支持。调查组在北京市八大城区和通州、顺义、大兴、昌平四个郊区随机抽取1050个有效住户(其中养犬户占357户,非养犬户占693户),经过三个月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完成了本调查报告。这一报告于9月20日在北京公布。

在非养犬户对待养犬的态度上,表示理解的比例最高,为34.5%,而表示赞成、无所谓的分别达到5.6%、26.6%,也就是说没有明确反对养犬的比例高达66.7%,反对的只有32.1%。在调查养犬者是否会给他们的爱犬节育时,81.7%的人回答不会给他们的爱犬进行节育,只有18.3%的人回答愿意。而进一步询问原因时,发现47.2%的人认为太残忍,41.9%的人认为没有必要。这表明,北京市试图为对犬节育提供激励的政策,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分析。

养犬的影响

对犬不宜进入的公共场所,养犬者与非养犬者基本达成共识:酒店、商场、办公场所、公共汽车、公园等,其中除了认为公园不宜进入的比例接近50%左右外,其他各项的比例都在80%以上。

在受访的非养犬户中,除了有四分之一的人填写了养犬对城市没有什么积极影响外,余下的四分之三中,分别有22.3%和22.7%的人选择了养犬能够培养人的责任感和爱心,而在受访的养犬户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31.2%和34.9%;另外受访者也认为养犬能不同程度的促进邻里交流,在养犬和非养犬户的调查中,比例分别是18.0%和13.0%;除此之外,受访者还提到养犬对促进城市文明进步、提升城市国际形象、创造商机和就业也有积极作用。在受访的养犬户中,有高达26.6%的人认为养犬对城市的消极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和接受,而非养犬户持同样看法的还不到3.7%,两者观点差距较大;在养犬户中认为养犬对城市的消极影响主要集中在污染环境和传播疾病。对影响邻里关系和威胁人身安全方面选择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12.9%、12.4%;而受访的非养犬户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选择都在20%以上。

一半以上的养犬户称犬是家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大多养犬户和非养犬户都认为犬可爱、忠诚、友善,但养犬户对正面印象评价高于非养犬户;而在负面印象评价上,非养犬户高于养犬户。在养犬者看来,养犬的主要原因是喜欢犬,达45.3%,认为是为了做伴、增添乐趣的也比较高,分别为11.8%、28.7%,认为是出于安全防卫需要的只占7.0%。在看待犬在家庭中的地位时,51.1%养犬户将犬看成是家中不可缺少的成员,42.7%的人则把犬看是宠物,另外当作看家的工具和其它分别为4.8%和1.4%,这充分说明犬在养犬户家庭中地位很高。

毛寿龙教授在发布会上表示,希望本次调查为北京城市养犬管理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参考,建设更加和谐、文明的首善之区。

(欢欢 编辑:肖亭)

相关报道:调查发现:男性更多地担当照顾犬的责任

     调查:80%以上的人认同做“负责任的养犬人”

      调查发现:北京市民对养犬管理现状不很满意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