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不让百姓变“房奴”政府鼓励居民自建住房
[ 2007-12-29 15:12 ]

2007年12月11日,第九届中国住交会在北京开幕。行为艺术家梁克刚的头和双手被“房奴”的镣铐紧紧锁住,他频频到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的展台“抗议”,表达自己的行为艺术。(图:中新网)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近年来,国内房价高企,让很多人“望房莫及”。在德国,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归根结底就是“四字秘诀”:低息贷款。即让所有的中低收入家庭都能买得起房。仅在德国北威州,从2000年至2005年就实施了5万多项住房购买资助计划。

德国政府一般对拥有一个小孩或有一个严重伤残人员的家庭发放贷款,数额最少为房价的一半。而拥有超过2个小孩的家庭则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信贷条件。比如家庭的年税前收入为4万欧元,则可以获得8万欧元的贷款。利息一般在2%以内。

桑德娜是一个单身公务员。她每天只工作半天,税后月收入只有900欧元。尽管这样,她还是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住房。按照其收入情况,政府让她每月只需偿还400欧元即可。她说:“再扣掉150欧元伙食费,剩下的钱足够我生活了。”

另外,为了降低成本,德国政府还鼓励居民自建住房,同样给予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政府主要按照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家庭人口数量确定资助的对象。尤其是对那些有小孩的家庭给予特别资助,让他们能够盖得起房子,贷款利息同样在2%以内。

仅在波恩地区,政府每年就拨放4500万欧元(约合4.5亿人民币)用于资助居民自己盖房。早年移民德国的余女士一家就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余女士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每天负责操持家务并照顾两个孩子,她的丈夫是德国普通工薪阶层。2004年,她家终于如愿以偿,在政府的资助下盖起了一栋带有花园和车库的二层小楼。她说:“如果没有这些资助措施,像我们这样的老百姓根本买不起房子。”

没想到,去年,厄运降临到她家,余女士的丈夫染病身亡,留下了她们孤儿寡母和20年的房贷。不久,德国政府寄给她一封信,让她惊喜的是,这不是催债信,而是告诉她所有的房贷将由保险公司偿付。因为在她购房时,配套政策中包括生活风险保险一项。在交了两年的保险金后,这种生活风险保险就自动包含了房贷。如果家庭丧失主要收入来源,保险公司将代为偿付房贷。

德国的房价和地价都很贵,如果完全靠自掏腰包买房子,普通家庭都负担不起。德国政府的做法是,尽量让所有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住房成本,而不是让老百姓变成“房奴”。(来源:世界新闻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