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兽胚胎法案引发布朗政府危机 12内阁大臣威胁辞职
[ 2008-03-25 09:47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英国政府今年年初批准人兽混合胚胎研究以来,科学界、伦理学界及宗教人士围绕此事掀起了针锋相对的争论风暴。打算以立法手段支持该研究的布朗政府现在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英国媒体称,多达12位内阁大臣暗示,如果被强制要求投票支持这项《人工授精与胚胎法案》,他们可能会以辞职抗议。

***布朗发“甲级动员”令

据英国媒体报道,为了保证这项法案今年5月能在英国议会下院顺利通过,布朗决定不允许工党议员和大臣对《人工授精与胚胎法案》投反对票,否则,他们将面临党内纪律处分,这一举措也就是所谓的“三线鞭令”(three-line whip)。此前,该法案在上议院投票时,工党议员都收到了这一指示。

根据英国政党实行的“党鞭”(whip)制度,负责传达党领导意见、监督本党议员行为特别是投票的“党鞭”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发出三种“鞭令”。如果是“一线鞭令”(single-line whip),本党议员可以选择不参加投票;二线鞭令(two-line whip),本党议员必须参加投票,但如果不按党的指示投票不会受到党内处分;“三线鞭令”最严格,相当于“甲级动员”,不仅必须参加投票,还必须按党的指示投票,否则将受到处分,包括丢官或升官无望,下届选举时党部不予助选或提名。最严重的是“解除党鞭”(withdrawal of the whip),让阁下从此随心所欲投票,也就是开除党籍。

工党此前在狩猎、上议院改革、饮用水氟离子等议题上都允许本党议员自由投票,这次的强制命令不难看出布朗推进胚胎研究的决心。除了工党,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两大反对党都未干涉本党议员的投票。

***政府与教会的博弈

布朗此令一出,立刻招致不少工党成员的不满,信奉天主教的国防大臣德斯•布朗、交通大臣鲁思•凯利和威尔士事务大臣保罗•墨菲以及几名“党鞭”都对这一法案持保留态度。英格兰与威尔士天主教枢机主教奥康纳23日呼吁工党赋予天主教议员和信奉其它宗教的议员自由投票权,成为迄今就此事表态最高级别的神职人员。

鉴于这种情况,英国工党首席“党鞭”杰夫•胡恩破例对持反对意见的议员和大臣网开一面,允许他们写信申请投弃权票,但是一些议员并不满意,而是要求在当天投票反对。一名工党消息人士称:“可能会有12位大臣提出辞职,或者他们可能会说,‘我将投反对票,你可以解除我的职务’。”

这场“内讧”无疑让支持率持续下滑的工党政府雪上加霜。支持这一法案的天主教工党议员吉姆•迪维尼称:“这应当是一个基于良知的投票。我不想看到同事们辞职。”另外一些工党官员则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指责其“试图左右政府政策”、“通过散布谣言来扰乱民心”。

英国卫生大臣艾伦·约翰逊23日晚坚称,政府将与信奉天主教的工党议员达成妥协方案,以确保他们不违反自己的信仰投票。根据流传的妥协方案的一个版本,工党可能会允许持最强烈反对意见的议员投反对票,但人数不得影响法案获得通过的几率。

总共代表着200多个患者慈善基金的英国医疗研究慈善基金协会和基因研究利益团体已经给所有议员写信,呼吁他们支持这项法案。他们在信中称:“这项研究可以极大地促进我们对一些影响着数百万人的严重疾病的了解。”

人兽混合胚胎的研究获得英国政府支持的过程也是它获得越来越多的民众支持的过程。2007年9月3日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1%的受调查者认为,在严格监管并有益于治愈疾病的前提下,这项研究可以获得支持。公众的态度促使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HFEA)在当月对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及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申请的人兽混合胚胎研究做出了“原则上可以,但必须逐个审查”的决议。2008年1月17日,这两所大学的研究获得HFEA的正式批准。

***0.1%遗传物质来自动物

英国研究人员指出,他们目前所培育的混合胚胎被称为“胞质杂合体”(cybrid),即从患有特殊病症的病人的皮肤细胞中提取细胞核,植入剔除了细胞核的牛或兔子的卵细胞中。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种混合胚胎中将有99.9%的遗传物质属于人类,只有不到0.1%来自动物,因此是最接近人类胚胎的一种,从中提出的干细胞将为寻找治疗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等多种疑难疾病的方法创造条件。

当然,科学家选择用混合胚胎进行医学研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作为胚胎干细胞“原材料”之一的人类卵子来源始终是困扰科学研究者的一大问题。一般用于研究的人类卵子主要来源于选择体外受精的女性所剩余的,要想使用必须首先经过捐献者的同意,这造成卵子数量严重不足。医学专家表示:“在目前阶段,培育一个胚胎干细胞需要几百个卵子,这相当困难,所以选择动物的卵子作为替代品是很自然的事情。”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动物卵子作用与人类卵子相当,由此培育出的混合胚胎存在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星期,也不能将其植入人体内。

人兽混合胚胎还包括另外两种,其中被称为“客迈拉”(chimera)的胚胎由人类和动物的细胞融合培育而成。早在200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盛慧珍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就曾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融合,培植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该项研究中的胚胎,被美国科技媒体视为首例成功制造出来的人兽杂交“客迈拉”。美国科学家此前也曾培育出“客迈拉羊”,这些“杂交羊”的肝脏中约有80%的细胞是人类的细胞。科学家认为,如果动物与人类越相似,就越有利于测试药物或培育出能移植到人身上的“多余零件”,如肝脏等。

真正意义上的人兽混合胚胎是指将人类精子(或卵子)与动物卵子(或精子)直接结合,由此得到的产物将包含人类和动物各50%的遗传物质,这种做法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伦理上都是不允许的。(康娟)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