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母亲节百年历史 康乃馨代表儿女心
[ 2008-05-12 09:34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每年5月份的第2个星期日都是母亲节,到今天为止这个母亲们的节日已经走过了百年时间,许多孝顺的儿女都会在这一天选择购买鲜花、糖果及其他礼物送给心爱的母亲表达心意,但是美国媒体评论说,也许母亲节的发起人对于这种形式上的“铺张浪费”并不会感到欣慰。

***母亲节的由来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这个节日的发起人是费城人安娜·贾维斯,这个女子终生未嫁,膝下无儿无女。1906年5月9日,安娜·贾维斯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的周年忌日,贾维斯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

贾维斯写信给西弗吉尼亚州格拉夫顿的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请求为她的母亲做特别追思礼拜。她母亲生前为这一教堂的星期日学校服务了20多年。1908年,教堂宣布贾维斯母亲忌日——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贾维斯还组织了一个母亲节委员会,开始大规模宣传,呼吁将母亲节定为法定节日。

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贾维斯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在母亲节,许多人将康乃馨赠给母亲,这是源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起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昔日圣地今举办庆祝活动

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母亲们的“圣地”。5月11日,这里将举行母亲节百年庆典活动,每位出席活动的母亲将会得到一朵白色的康乃馨。教堂的主管梅森说,这里可以“提醒人们关注女性取得的成就,而且,今天的母亲们依然在努力奋斗,以争取在所有的事物中取得平衡。”

安德鲁斯循道圣公会教堂国际母亲节圣地理事塞耶表示,现在已经有52个国家将5月的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了,而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母亲,能够庆祝这个节日是很棒的事情。”

对于贾维斯为何如此执着于设立母亲节,波士顿西蒙斯学院专注于历史和妇女研究的副教授劳拉·普列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贾维斯觉得“当时正在经历一个特定的时代,像她妈妈那样的母亲们的数量正在减少。”此外普列托还表示:“母亲节曾经是——而目前仍然是——对于19世纪时期理想的母性形象的纪念,母亲们为了抚育儿女、创造舒适的家庭投入了全部的身心。”

根据美国的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全美共有大约8300万母亲,自从1970年以来更多的母亲开始走出家门步入社会工作,而单身母亲的人数已经增至1000余万。

***今朝母亲节注重形式

现代社会已经给母亲节蒙上了浓厚的商业色彩,不少商家以母亲节为由大肆炒作,以促销贺卡、糖果和鲜花等。贾维斯生前曾经对于送现成贺卡给母亲的行为感到不满,她认为那些不肯给“一个在世界上对你付出最多的女人”亲笔写信的人过于懒惰。

梅森表示,贾维斯曾对母亲节的“变味”感到痛苦。她1948年去世前曾在纽约一次母亲节庆祝活动上表示抗议,被警方逮捕。(董楠 编辑:刘一川)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