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俄罗斯黑帮是怎样“炼”成的(图)

2013-03-21 12:47:17来源:青年参考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俄罗斯黑帮是怎样“炼”成的(图)

  今年1月遇刺身亡的恶黑帮“大佬”阿斯兰·乌索扬

俄罗斯黑帮是怎样“炼”成的(图)

  “古拉格”劳改营中的囚犯

  1998年5月,一直让俄罗斯当局头疼不已的车臣分离运动,又给克里姆林宫重重一击——驻该地区的俄总统全权代表弗拉索夫被绑架,命悬一线。绑匪提出的放人条件,摆明了就是让莫斯科放弃车臣地区。

  几次营救都无功而返后,俄当局想起了一个人——阿斯兰·乌索扬,俄罗斯黑帮的一位“戒律匪徒”,绰号“哈桑老爹”。虽然他最终也没能“办成事”,但他作为一位黑帮人物与当局的密切关系,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然而今年1月16日,这位76岁的传奇人物在莫斯科市中心遭枪击身亡,平静了几年的俄黑帮于是波澜再起。在警方严阵以待的同时,外界再次将目光投向“俄罗斯黑帮”这个缘起于苏联“古拉格”系统的黑色帝国。

  “古拉格”造就了“戒律匪徒”

  “戒律匪徒”一词,俄文原词为“Вор в законе”。其中,“Вор”意为“贼、盗匪”,“закон”意为“法律”,整个词直译为“戒律中的匪徒”。

  上世纪30年代,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遍布全国的“古拉格”系统(苏联劳改服刑机构和设施的代名词)在其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在该系统中,普通犯人与政治犯被共同关押,总数极为庞大。当局奉行“用犯人管犯人”的管理原则,使整个“古拉格”中的人际关系准则,也成了弱肉强食式的。久而久之,在传统无政府主义倾向的影响下,和官方严酷管理的刺激下,犯人们开始有自我意识,并逐渐有组织化。这便形成了日后俄罗斯黑帮的雏形。

  这群人从一开始就订立了组织的核心价值——坚决不与当局合作。此外,在成员的婚姻、财产等问题上,也逐渐形成了许多准则,以此来指导团体内成员的秩序和相互关系。随着时代变化,这些准则有所区别,但“不与当局合作”这一“铁律”,至少在苏联时代一直被严格遵守。

  “戒律匪徒”一词成为在“古拉格”中成长起来的团体对其各成员的标准称谓,进而在俄语中也成了一个专有名词。在古拉格系统解体、乃至这群与当局对抗的团体成员进入苏联社会成为黑帮后,该词也一直被保留,直至今日。

  如果说当时“戒律匪徒”是对每一名成员的称呼,那么今日,该称谓则只是享有江湖地位的“大佬”才有资格使用。于是,它便成了与欧美黑帮中的“教父”、“大哥”等称谓类似的、俄罗斯乃至独联体对黑帮大佬的专有称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编辑:中文国际实习3标签: 古拉格 戒律匪徒 1980年 俄罗斯 黑帮人物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