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期,日军自中途岛战役后,开始丧失在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至1944年盟军开始进行全面反攻,日军在各个战场遭受了连续的挫败。
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日本已经开始为失利做准备,大批盟军高级别战俘作为重要的战争筹码,被转移到包括沈阳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企图在必要的情况下用这些战俘与盟军谈判。而盟军方面,为了防止日本战败后对战俘采取疯狂的举动,美国军事情报部门开始计划秘密飞往沈阳营救战俘,这就是“火烈鸟行动”。
大批盟军高级战俘被秘密转移到东北
进入反攻阶段的盟军,对日军设立的部分军事设施和日本九州一带的工业基地展开连续的轰炸,甚至深入日本腹地,轰炸东京、横滨、名古屋和大阪等地。迫使日军不得不放弃南洋孤岛,收缩战线。同时,日军为遏制盟军在九州、鹿儿岛、琉球群岛等登陆,分设重兵,并开始疏散设立被盟军轰炸地区战俘营中关押的盟军战俘。
从1944年至1945年,日军将关押在东南亚一带及日本本土南端战俘营中的盟军战俘,不断向他们认为占领时间比较长、相对稳固的中国东北地区转移。并且,这一时期日军转移到沈阳盟军战俘营中的盟军战俘主要是盟军战俘中的高级军官。
根据资料显示,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前,日军先后移送至中国东北沈阳战俘营及其分所的盟军将校级战俘多达600余名。其中,美军将校战俘近300名。这些战俘中有美菲盟军菲律宾战区指挥官乔纳森·温莱特中将、菲律宾美军巴丹半岛指挥官爱德华·金少将、英军驻新加坡战区指挥官帕西·瓦尔中将、澳大利亚麦克斯维尔准将、荷军驻东印度群岛(今印度尼西亚)总司令德富莱摩里中将等。至此,沈阳盟军战俘营真正成为了二战时期日军关押盟军高级战俘的集中地。
美国军事情报部门截获秘密情报
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后,盟军在军事上取得绝对优势,日本的战败投降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为此,美国军方在开始部署对日最后决战的同时,开始收集日本在国内外设立的盟军战俘营的数量、地点、关押人数情况,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防止日军在最后时刻采取对盟军战俘的疯狂举动。
事实上,美国军事情报部门早在1944年4月就利用各种途径截获了秘密情报,并整理出了日军在国内外设立的盟军战俘营的情况汇总。从1945年8月21日美军向日本当局提交的日本国内外的102处盟军战俘设施资料上看,二战末期,美国军事情报部门对日军在日本国内外设立的盟军战俘营几乎可以说是了如指掌。除了部分盟军战俘营中盟军战俘人数和部分战俘营的地点偶有误差外,几乎与日本俘虏情报局所掌握的情况相差无几。其中,美军收集到的关于沈阳盟军战俘营的情报为“96.奉天大东区奉天战俘营本所”“97.奉天市 奉天战俘营第1派遣所”“98.奉天铁西区 奉天战俘营第2派遣所”“100.奉天四平省西安奉天战俘营第2分所”。美军情报部门所掌握的情报中的沈阳盟军战俘营,除了战俘人数不清楚外,其派遣所、分所和本所的情况基本上与实际情况一致。
而英美等盟国情报机关在掌握了日军已经将包括美国陆军乔纳森·温莱特中将、艾伯特·琼斯少将等盟军高级将领转移至沈阳盟军战俘营的情报后,沈阳盟军战俘营引起了美国、英国等盟军情报部门的高度关注。
部分盟军高级战俘被日军视为重要“筹码”
乔纳森·温莱特中将作为接替麦克阿瑟担任美国远东陆军的总指挥,被日军视为“大东亚战争”胜利的“秘藏闺阁中的宝贝”。于是,他们将温莱特等人的手记编辑成《大东亚战争——敌战俘手记》出版发行,借以宣传日本发动战争的显赫战功。
不仅如此,温莱特将军还被辗转各地关押,先后从菲律宾的吕宋岛转移至位于台湾战俘营,后又转移至东北沈阳盟军战俘营第一、第二分所。尤其是战争后期,日本在包括本土在内遭到盟军攻击的情况下,辗转将大批盟军高级将领转移至中国东北腹地,其目的就是将他们作为重要的战争筹码,企图在必要的情况下与盟军谈判,争取有利于日方的条件。
而温莱特将军等盟军高级将领的情况,一直是美国军方十分关注的事情。为此,1945年5月,日美通过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和瑞士等中立国,达成了第三次日美交换船的协议。日本试图通过交换船,接回由于德国战败投降而被美军拘留的日本驻德大使大岛浩和其他驻德的日侨,作为交换条件。美国军方希望以此来换回1943年在菲律宾被日军俘获的温莱特将军等数十名美军高级战俘,但是这一协议由于战争的快速结束而没有最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