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有时候,有些东西尽管制作很粗糙、包装难以恭维、市场营销无从谈起、功能极其单调,技术上更是落后得要命,但大多数消费者看到它的第一反应却是:我要两个。可见,人们对自身和技术的关系仍不太有把握。
十年前,美国音乐人克里斯蒂安·费伦(Christiaan Virant)与他的中国合作者张荐通过表演轻柔缓慢的环境音乐在北京维持着生计,他们组成的乐队名为FM3。作为中国电脑音乐的先行者,他们主要通过在艺术馆中做声响装置来赚钱,做这类装置需要在室内布置各种音响设备。正当费伦思忖着如何为此找到一个更加简单、经济的方法时,他偶然在中国西南的一个佛教寺庙里发现了放在佛坛上的一个塑料小盒子,从这个盒子里传出了清幽纾缓、无止无休的旋律。这个东西引起了费伦的兴趣,他在寺庙礼品商店里发现了两个这样的盒子,全部买了下来。简易音响装置的创意由此诞生。
从构想到现实的过程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唱佛机在亚洲各地都能见到,但费伦发现其生产批量都在20万个以上。他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说服中国福建晋江的一个乡镇企业为他生产300个。他后来回忆说,开始他们以为这300个唱佛机一辈子也卖不完。结果,只用了几周的时间就全部卖掉了。
费伦最早觉得唱佛机可能会大受欢迎是在他在饭桌上把一个唱佛机原型拿给环境音乐作曲家布莱恩·伊诺(Brian Eno)看的时候。伊诺当时正在中国研究地方音乐。这个东西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塑料外壳的边缘参差不齐,声音很小,甚至能听到嘶嘶声,只能播放9段环境音乐,每段音乐不超过40秒。但伊诺却喜欢上它,一下子买了8个。
生意接踵而来。广受大众欢迎的流行趋势跟踪网站Boing Boing推荐了唱佛机后,费伦和张荐去柏林拜访他们的德国唱片公司时看到堆到1米高的唱佛机正在等待装运。去年他们卖掉了3万个,每个售价23美元(www.fm3buddhamachine.com)。费伦说,生意简直火爆得不得了。
对很多人来说,唱佛机只不过是个可爱的小玩意儿。FM3没有时间为它专门设计外观,所以其造形延用乡镇企业通常用的老掉牙的样子:鲜艳的塑料外壳和小小的圆点点,这都深受新潮一族的喜爱。不过,这可不是全部。
对伊诺来说,唱佛机本身就是一种乐器。有这种想法的也不只他一个人。费伦说,他收到了成百上千首曲子,它们都是人们用唱佛机发出的声音创作的。约80%的客户购买了不只一个唱佛机,他们要么拿来送给朋友,要么把这些唱佛机放在房间各处,以制造出一堵轻柔的“音乐墙”。受此启发,FM3也开始用唱佛机作为自己音乐会上的乐器了。那些不搞音乐的人喜欢让宠物听唱佛机,他们还用唱佛机来哄小孩入睡。
但是,唱佛机的传奇还不至于此。扎根于中国的FM3根本没想到唱佛机能够对iPod构成小小的挑战。比起iPod精雕细刻的外观,有人更加喜欢唱佛机的廉价塑料外壳和参差不齐的接合,而iPod对音质和丰富选择的重视也没能敌过声音不大、只有九段声音素材的唱佛机。
费伦并未将唱佛机的成功归功于自己。但我想,我们能从中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首先,我们通常为某一特定群体设计出产品,而结果这些东西却会被用在其他方面。FM3设计唱佛机的初衷是为简化设备安装的过程。不过,最终唱佛机的用处并不在此。
这也表明,产品并不需要太过复杂。唱佛机的简单也正是它的吸引力所在。唱佛机似乎在告诉人们,追求简单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我们希望能根据自己的意志作出选择。我们并不总是希望每一件事都有没完没了的菜单和选项,也并不总是希望有无穷无尽的选择、让复杂而繁复的声音充满我们的生活。在这个到处是“连线”的世界里,唱佛机独树一帜,对UBS接口、蓝牙或无线保真不屑一顾。费伦说,“唱佛机只有简单的开关,人们喜欢这一点。”
我不是想说我们应该把复杂的装置都扔出去,也不是想说iPod不是好东西,更不是建议大家都来聆听轻柔单调的环境音乐。我想说的是,唱佛机的成功意味着,在我们装备齐全的数字生活中,粗糙原始的东西也还是有市场空间的。正如费伦所说,“人类总有些奇怪的癖好。唱佛机符合人类的天性。”
(编者按:本文作者Jeremy Wagstaff是《华尔街日报》科技专栏“Loose Wire”的专栏作家,栏目内容涉及科技产品、电脑、软件等相关领域。)
(来源: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