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对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过去不常带在身上而如今却随身携带的东西只有手机。我记得11年前当我买了有生以来首部手机时同事们不屑的神情,然而现在就连我最内向的朋友也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变化真是大啊:自从100多年前手表诞生以来,我想不到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成为生活中如此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平常我们喜欢把手机放在哪儿呢?而这又能透露什么个人信息呢?
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在中国、日本和芬兰的研究者正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答案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有些结论还揭示出人们对手机的复杂感情。
首先,男士朋友喜欢把手机装在前口袋中,很多时候还喜欢放在右边的口袋(多数人习惯用右手)。这也许不难理解,因为这是他们最方便掏手机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在拥挤的火车上旁人接电话时他们的胳膊肘可能会碰到你的脸、胃或是肚子。我有一个小窍门来对付这类问题:让设计裤子的人把裤子口袋朝前开,而不要朝后开。这样的话男士们就可以把手机放在左边的口袋,然后用右手拿出电话放在左耳,“胳膊肘”问题也就避免了。试试吧,挺管用的,而且你还会感觉自己有点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
这种办法还可以帮助“口袋一族”解决另一个问题:上述研究团队发现,30%的“口袋一族”有时甚至经常不能及时接到电话。可要是与女性相比,这也算不了什么了。诺基亚的研究显示,61%的女性都把手机放在手包等各种包里。于是,一半的女性时常会漏接电话。用东京研究人员简?奇普切斯(Jan Chipchase)的话说,这是因为她们注意不到,或者等她们注意到的时候对方已经挂机了──手机被深深埋在了手包里。这在技术上被称做“疯狂翻找”。我相信你们当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看电影时、参加宗教仪式时、面试时,手机不是时候地响起,而且铃声还是昨晚一时兴起设定的那种很弱智的铃音,当时你一定是心急火燎地把手机翻出来,狠狠地按下“拒绝接听”键。
我不是女人,因此对这种“疯狂翻找”没什么办法。奇普切斯在研究结果附带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一方面人们想让手机在手包里更加好找,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科技的进步能让手机变得更加小巧,于是这之间就出现了一种基本矛盾。随着新款手机向小型化发展,外部天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要想在手包里找到手机已变得越来越难,这在某种程度上既是由于它们自身体积太小,也是因为与睫毛膏、名片夹等包里的其他物件相比,它们的体积也不占“优势”。显然,办法之一是随身携带一款蓝牙手机,这样就能直接听到来电了。可是女性似乎对此比较反感,就像她们反感另一种男士青睐的商品一样──别在腰间的手机套。
手机套可以用来把手机别在腰间。但它看起来很滑稽,因此在注重时尚的城市受到了冷落。诺基亚的研究发现,在东京没有人用手机套,在米兰也仅有4%的人使用它。在北京,有19%的受访者用过手机套,而在更偏远的吉林市,这个百分比高出了一倍。正如奇普切斯所说,这也许说明那里的人们更看重的是方便,而不是优雅。
不用说,女性对手机套一直敬而远之:她们使用的是手机链。手机链通常系在手机的顶端,有了它,就可以把手机挂在脖子上了。还有一些类似的挂件可以帮助人们能够在“疯狂翻找”时迅速地摸到手机。
不过,地区性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手机链在北亚很流行,但在其它地区则不然。手机链在首尔最为普遍──71%的手机用户都拥有一条手机链,而东京的比例略低一些。相比之下,在德里、洛杉矶和坎帕拉,这个比例分别为11%、9%和4%。奇普切斯认为,手机链是凸显个人及其价值的最直截了当、最显而易见的方式。换言之,对于韩国人或日本人而言,晃来晃去的手机就是让你知道她是谁的最好方式。大概印度人、加州人或乌干达人也都有传递同样信息的其它方式。或者,人们把手机挂在脖子上只是为了不漏接电话。
我的这些想法说明:大多数人仍然不能确定是否想要一个需要我们随时待命的设备。奇普切斯发现,一些漏接的电话可能是有意为之──原因可能是我们不方便接听电话,或是我们不认识来电号码,也不想让一些稀奇古怪的人来打电话调查我们将手机放在哪里,或仅仅是因为我们想休息一下。简而言之,我们将手机放在哪里──口袋、手机套、手机链还是包中──或许不但说明了我们想和外界保持联络的意愿,也体现出了我们的时尚敏锐度、表明了我们来自何地。
对于所有技术,我们都需要将其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不能直接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树起一道屏障将其隔离在外(在手机这个事例中,屏障就是杂乱的手包或深深的口袋)。在设计下一代产品时,诺基亚等手机厂家的想法是将屏障因素放在同通话因素同样重要的位置。或者,正如奇普切斯所总结的:我们可以设计一款不能漏掉所有讯息的产品,但我们应该这样做吗?
Jeremy Wagstaff
(编者按:本文作者Jeremy Wagstaff是《华尔街日报》科技专栏“Loose Wire”的专栏作家,栏目内容涉及科技产品、电脑、软件等相关领域。)
(来源: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