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表明各地猪肉涨价风波逐渐平息
[ 2007-06-18 09:4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6月以来,猪肉价格涨势开始趋缓,并有小幅回落。一度引起社会关注的肉价风波渐渐平息下来。

今年5月以来,各地区生猪及猪肉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一些大中城市价格涨幅较大,社会反映较大。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应对猪肉市场价格异常波动。

中央领导对事关群众生活的猪肉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问题,高度重视。国务院领导在基层考察时强调,一方面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要保障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特别是要让城市低收入家庭吃得上肉。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贯彻国办通知精神,北京、黑龙江、广州、武汉、杭州等省市加大了猪肉禽蛋等副食品市场价格巡查和检查力度,密切监视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对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将依法予以查处。

农业部把生猪生产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去年以来,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生猪生产稳步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生猪出栏6.81亿头,比上年同期增长3%;猪肉产量5197.2万吨,增长3.7%。今年一季度,生猪出栏2.3亿头,比去年同期增长2.5%;猪肉产量1773.4万吨,增长3%。

今年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业部组织10个督导组赴10个生猪主产省指导生猪生产,了解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一是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进一步加大生产扶持力度,增强畜牧业生产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二是加强疫病防控。5月以来,农业部已批准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药械厂等12家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并已成功研制出能够鉴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的RT—PCR诊断试剂。农业部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实行统一调拨,并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纳入疫情快报范围。另外,国家财政对散养生猪实行免疫补贴,疫苗经费全部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中央财政已下拨了2.8亿元。三是加强行业信息引导。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

动态管理 保障供给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部将切实解决当前生猪禽蛋等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稳定市场供给。一是大力保护和增加母猪数量。保护好现有存栏母猪,通过强化防疫和科学饲养,提高母猪生产能力。同时,采取鼓励扶持措施,增加母猪存栏和仔猪供应。二是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加强生猪和家禽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的防控工作,做到种畜禽无主要疾病,从源头提高畜禽健康水平。做好猪蓝耳病等疫病免疫工作。农业部已组织研制了高效猪蓝耳病新型疫苗,将尽快投入使用。三是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继续实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引导各地加大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四是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新品种培育支持力度,改扩建一批种猪场和种禽场,提高种猪和蛋种禽的生产水平。五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组织专家定期提出技术指导意见,积极推广科学饲养技术,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据悉,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涉及群众基本生活的猪肉等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动态,继续加强市场价格巡查,严肃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积极发挥12358价格举报电话的作用,对群众投诉举报和反映的价格问题,做到有报必查,对群众的价格咨询做到耐心解释,及时化解矛盾。与此同时,做好价格异动检查工作预案,一旦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及时启动预案。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尽管前一段肉类价格上涨,但市场供应基本正常,没有出现断档脱销,因此还不需动用国家储备肉。据商务部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监测,到6月10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为20.93元/公斤,比5月底下降2.3%,猪肉批发价格为16.51元/公斤,比5月底下降0.3%。(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张 毅)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