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疯炒普洱茶内幕:少数庄家导演资本争夺
[ 2007-08-01 15:32 ]

普洱茶还能走多远?

一场反思正在云南茶界全面展开,尽管吵得沸沸扬扬。

云南省已提出明确目标要使“云茶”继“云烟”、“云花”和“云药”后,成为茶叶主产区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新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10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400万亩,总产量20万吨,总产值突破300亿元。

但邹家驹忧心忡忡:热炒普洱已打破市场茶类平衡,危及云南省的茶叶产业机构。

过去一直以政府补贴方式指定下关茶厂生产砖茶(边销茶)供应藏区,但今春以来,由于原料上涨,砖茶从每公斤17元涨至80元,同时,由于商人大量收购囤积,原本进入消费领域的边销茶至少80%转入流通领域。今年4月以来,下关茶厂便再未向迪庆等藏区供茶。

“原来17元一公斤,有些藏民都喝不起,现在更没法喝了。”邹家驹说。更大的冲击还在传统的云南红茶,60多年来,云南红茶以“滇红”驰誉世界,但普洱热使得毛料骤涨,“以当下的价格生产红茶,每公斤成本将高达10美元左右,完全丧失了国际竞争能力。”

过去云南茶叶总产量10万吨中有6万吨是滇红茶,但去年仅产了1万吨。今年以来,“滇红”的出口已基本停止。“几十年打下的江山啊!”邹家驹感慨。

对普洱茶自身发展,邹家驹也提出忠告,普洱茶只是普通的消费饮品,长远发展之计应是让消费者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普洱茶,扩大饮用,而不是当作股票炒。

有专家认为“普洱茶是诸多奢侈品中的一员”,朱志安明确反对,“普洱茶首先是老百姓喝得起的茶。部分优质茶饼可以走高端市场、奢侈品,但这绝非主流!”

“没有炒家,普洱茶凭其特殊魅力也会逐步赢得市场,普洱茶还要涨价,但决不是这样的骤涨。”朱志安看涨理由之一是对比龙井茶与铁观音,在云南,很多人喜欢做这样的对比。

“2004年安溪30万亩茶园,收入过15亿元;而当时的思茅,70万亩茶园产值不过4亿元。”朱志安甚至认为普洱茶相对其他茶太便宜给炒客留下了空间。

适当的商业炒作在朱志安看来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但普洱茶不是药,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是一个好的饮品,这就够了。”

“老茶有一定稀缺性,新茶并不具备。”管笛认为投资者应对普洱茶理性看待,“我不提倡普洱是茶中古董的说法,不是所有普洱茶都有收藏价值。”

对一些媒体报道朱志安也有意见,“当初过分宣传普洱茶收藏升值,这不是引导人来炒吗?!现在看到暴跌,又一窝蜂质疑、否定普洱茶。”其实,要喝好普洱未必花高价,也并非喝得普洱才是茶中九段,但现在有太多不懂普洱茶的人在讨论普洱茶,“说普洱不值分文的人,我相信他并没有喝过真正的好普洱。”朱志安说。

当然,此次“普市”“地震”对地方政府部门而言更大的触动在于今后管理的加强与改进。

将炒青绿茶压成普洱茶等泥沙俱下的情况以及全省达到QS认证企业不过三分之一、不少初制所处于原始生产状态的现实都亟待解决。

西双版纳现有一个“人均一亩茶”的发展计划,勐海县现有茶叶加工企业682家,某官员介绍,入住新工业园区的所有茶厂都必须达到一千万元注册资本,“严格控制小企业,企业要有抵抗风险能力,否则最终害了茶农”。

然而,就像解决市场非理性投机,并不是靠几句号召与一纸行令就能简单解决的。-

投机这把火

普洱茶何尝热过?又何尝疯过?热的是人,疯的也是人!

撰稿/杨 江(记者)

在深圳调查私募庄家恶炒房价时,深圳社科院城市营运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燕就说,当一个投资领域出现如此疯狂的集体非理性投机行为时,已经很难简单地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了,“也许,在社会学中更容易找到答案。”

很难说这是不是一种国民性的问题,社会学研究专家章友德谈起他一个美国朋友的感慨:我惊讶甚至有点害怕于你们这个民族的发展潜力,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你们这样,从城市到乡村,所有人都思考着怎样赚钱。

我们惊讶地发现,从兰草到认沽权证,从房地产到普洱茶,竟然在集体投机的行为上表现出了一致的莫名狂热。

“当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民众被抑止已久的财富积累欲望会集体迸发!”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专家史晋川谈及最近的“投机浪潮”时感慨。

“改革开放前,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是政治,改革开放后,经济指标开始成为一个标准。”

史晋川说,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洗礼,人们已经学会了用钱去赚钱,而不再停留在实体经济领域,在仅有的几个金融投资领域,人们开始寻找一切可以短期积聚财富的机会。

于是,认沽权证、房价、普洱茶接连引爆,当然,这种接二连三的迸发离不开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

房地产与普洱茶现在居然也有了股票这样的非实体经济的某些特征,“人们对非实体经济产生一种财富增值的幻觉,并为之追逐。”史晋川说。

依照规律,一个国家货币升值的过程中,资产尤其是在房产与股票领域都会表现出泡沫倾向。在我们国家从投资者到金融投资环境都不成熟的背景下,投资者更容易被虚幻的人为的供不应求与价格的上升所诱惑,从而产生集体的非理性的行为。

对这种集体的非理性,长期研究民营经济的温州经济学家马津龙自嘲:我看不懂了。

温州的房价现在已经有涨到3万元一平方米的,在房价当初还是6000元档口时,他就呼吁人们不要炒房,“1万元一平方米时,我又呼吁不要买,不会再涨的。”

但现实一次次对他形成打击,房价一涨再涨,且冲到3万元高位,“我都不敢再对房价说话了,已经有人要我赔偿损失,说听了我的话没有买房,现在亏了。”

明明已经严重违背经济学常识,明明泡沫已经大到可以罩人,房价为何还在涨?“买房就是为了卖房,和房子本身的商品属性无关了。”

“这和认沽权证以及普洱茶又有什么区别?!”马津龙说。他甚至黯然推断,房价还会再涨的,就像普洱茶,神话虽然破灭了,但人们还是坚信会很快再起。

“当人们形成集体的非理性上涨共识,这种错误判断也就变成正确判断了,它会在短期内形成气候,突破经济规律,推着价格上升。”

这种力量太可怕了!于是,你会发现,在这样一个疯狂的背景下,理性的人,整天提醒“泡沫快破了!”的人,最终分不到一杯羹,而那些不要命的投机者却赚得盆满钵满。

这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其实,从300年前荷兰的郁金香,到今天的认沽权证、普洱茶,策划这把集体非理性大火的庄家们所用手法如出一辙。那就是,寻找或者干脆制造一个题材,无限夸大,神话之后蒙蔽投资者的视线,让你看不到投资目标的基本价值。

云南省茶叶协会秘书长邹家驹有一句话说得好,普洱茶何尝热过?又何尝疯过?热的是人,疯的也是人!

认沽权证钾肥JTP1(038008)本身不就是废纸一张嘛,却也一天暴涨近300%。其实,倒也未必所有的投机者都真的近视眼,史晋川说,避免风险的唯一办法就是牢记不要偏离投资价值太远。但问题是,即便你用高音喇叭狂喊一千遍,那些狂热中的人们又有谁能真正抵抗住那增值的虚幻的快感呢。

完全有理由相信,普洱茶的那些炒家们还会继续“引领潮流”,去发现新大陆。

因为过度炒作,名贵的兰花已经变成了“今日黄花”。

普洱茶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