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金融市场受次级债“传染”有限
[ 2007-09-18 17:03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高盛8月22日发表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因次级债危机而面临潜在降温的情况,不大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出现严重放缓,因为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中国经济将与美国的走势脱钩。更重要的是,外部需求增长的放缓,将会抑制中国的过热压力,进而降低引发更果断调控措施出台的风险。

高盛的经济学家梁红和乔虹在报告中指出,由于中国对短期资本流动实行严格的限制,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没有受到全球市场动荡的冲击,8月初以来A股市场与香港H股市场走势的大相径庭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如果全球股市进一步走软,中国金融状况可能仅会出现程度有限的收缩。

其次,由于持有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资产,美国次级债危机给中国金融机构造成了一些直接的财务损失。但高盛认为,相对于政府和银行系统持有的外汇储备来说,这些损失可能只占到很小的比例。

高盛引述美国财政部报告指出,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内地仅持有94.5亿美元的按揭担保证券(MBS)(不含机构债券),仅相当于欧元区国家对美国MBS总投资的10%。截至2007年6月,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为1.3万亿美元,商业银行持有2660亿美元的境外资产,与之相比,中国持有的非机构MBS微不足道。(来源:上海证券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