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中国经济|股市基金|经济数据|分析评论|房产动态|消费旅游|保险|理财|
  精彩推荐 入侵奥巴马微博账号黑客6月受审|大嘴贝氏再次出言不逊 讽刺女议员“苦瓜脸”|科学家发现新古人类 DNA独特或改人类进化史|
激活民间投资,要走出“叶公好龙”困境
2010-03-26 11:10:00

我来说两句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提出,要通过推进体制改革、健全收费补偿机制、实行政府补贴和政府采购、给予信贷支持和用地保障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

  实际上,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的提法并不新鲜。2005年颁布的“非公36条”,在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企业财税金融支持等方面早有明确规定;2009年颁布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负责,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政策。

  但时至今日,民间资本都主要集中于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制造业等一般竞争性领域,而未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大展拳脚。陷入类似于叶公好龙的尴尬,究其因,关键在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打了折扣,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遭遇多方面的壁垒。

  首先是资金壁垒。比如,不少民间资本在进入重要领域时都曾遭遇过资本金的准入问题。一些基础设施领域的大型项目,动辄需要十几亿甚至几十、上百亿的资金,单个民企如果得不到银行贷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企垄断这些行业和领域,民间资本的效率优势和灵活性也就无法体现。

  其次是政策壁垒。本可为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开路的《反垄断法》就有这一规定:“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予以保护。”如此一来,像石油、铁路等垄断性行业就很容易找到借口,明里暗里阻止民间资本的进入。这种尴尬在2009年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尤为明显,去年,不少基础设施领域都有较大投入,却很少有民间资本的身影介入。

  应该说,在激活民间投资方面,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政策是好的,但部分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民间资本遭遇玻璃门、弹簧门的现象还比较常见。

  因此,要真正激活民间投资,要走出“叶公好龙”的困境,还有必要尽快制定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激活相关政策,破除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尤其是,要严防一些部门、行业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私利,钻空子利用种种借口抵耗甚至架空中央的政策。只有从多个层面为它们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使民间资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焕发应有的生机。

  (责任编辑:年巍)


新闻热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552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视觉
博客
蜘蛛在羚羊两角间结网
摄影师认为,这幅景象绝对是“绝无仅有”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 详细

论坛
奇妙的世界吉尼斯纪录
来看看那些奇妙的世界吉尼斯记录,以及近期各国冲击吉尼斯纪录的情况吧。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