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全球范围内环保浪潮的兴起,绿色和环保成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绿色生意”一词也渐趋流行。尽管目前尚没有权威的定义,但它应该是指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商业活动。绿色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实现各种环境目标,包括从减缓气候变化到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同时,绿色也意味着商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出版的《科学技术与工业记分牌》就把与环境有关的四大领域——可再生能源、空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经济增长领域之一。
时至今日,绿色和环保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企业的口号和公关活动中,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让越来越多企业家相信,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是可以相互结合的,它们正在把环保和绿色纳入企业的核心战略,思考着如何把绿色转化成生意,以从中获利。
绿色生意没有统一的商业模式,但是一个基本要求是,企业必须提供绿色的产品或服务。国际上一些知名的企业已经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专业制造销售复印机的富士施乐公司,在“废旧产品不是废弃物,而是宝贵资源”的认识基础上,构建了“资源循环系统”,以实现“零填埋”、“零污染”和“零废弃”。1995年该公司制定了产品再生利用方针,在日本国内率先把使用回收零部件的商品投入市场,2000年富士施乐在日本国内实现了零废弃。富士施乐公司社长山本说,该公司在致力于采购、制造和销售全球化的同时,也在致力于“资源循环系统”的全球化。2004年,富士施乐在泰国的“资源循环系统”正式开始运营,负责韩国、澳大利亚等9个亚太国家和地区废旧产品的回收,2008年回收废旧产品约4800吨。2008年富士施乐在中国苏州建立的“资源循环系统”投入使用,年处理能力为1.5万台设备和50万个硒鼓,当年回收废旧产品200吨。
应该说,富士施乐的“资源循环系统”契合循环经济的理念,也为绿色经济开辟了一条道路。不同于传统经济中“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循环经济是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强调的是物质的循环利用、能源的尽量利用、废物的减量,从而将对环境资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当然,对于企业来说,绿色生意可能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不一定能立即产生经济效益。富士施乐在日本国内的“资源循环系统”,实现收支平衡用了8年时间。在泰国和中国的“资源循环系统”尚在赤字经营。这说明发展绿色经济、为环境减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人类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