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提出了关于中国新型城市化的战略目标。据课题组调研后测算,中国当前农民工市民化的平均成本在1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中国未来每年为解决2000万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投入2万亿元资金,到2030年基本解决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原有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各项权利。(10月10日《东方早报》)
有收益就要有投入,无论是对于农民工还是城市而言,农民工市民化都是收益,所以,为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前期投入再多都不为过。现在的问题是,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所投入的2万亿/年虽然不是笔小数目,但真的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吗?
因为农民工市民化所产生的“额外”负担并不真的是负担,而是我们长期以来忽视农民工权益,一边自在地享受农民工创造的舒适环境,一边却把农民工拒之于城市序列之外的结果。因为农民工片面地给予和我们片面地享受,从而造成我们欠农民工的债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直到今天,平均算下来,我们欠农民工的债已经达到了2万亿/年之多,将来还会更多。
把农民工市民化的投入看成是成本而不是还债折射出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基于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从来都没有把农民和市民摆在同一个舞台上考量,使得农民先天性要显得“卑微”一些。也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引下,诸如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和高考、社会保障不对等、同命不同价等问题才会成为困扰我们社会的一大难题。如果这种思维定式仍然顽固,那么农民工和农民还将无限期地“卑微”下去。
由此可见,农民工市民化2万亿/年的投入不是成本,而是偿还过去我们欠下的巨债。毕竟,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也不应该有“免费的午餐”,我们能够为了片面延长人口红利期,扭曲农村人口结构而亏欠农民工十年八年,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将这笔巨债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到头来,“雪球”滚多大,以及以何种形式体现,都是个不小的难题。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