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一个提法正在发生着微妙而重大的转变:在所有中央部委和国务院的文件和讲话中,通胀一词已经被“价格上涨”替代。通胀与价格上涨有什么区别?重要的区别是:通胀说的是价格普遍或全面上涨;而摒弃通胀的说法,说明中央认为,中国现在的价格上涨只是局部的,结构性的。
更重要的是,既然不是通胀而是局部、结构性的价格上涨,那在政策的选择方面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现在,这个变化已经开始了―――从过去以“面”的调控为重点,变成以“点”的调控为重点。加息、紧缩货币的手段属于“面”的调控,这样的手段控制价格是全面打压内需,并通过内需的减少,达到抑制物价的目的。但现在中央已经意识到,中国内需并不充分,通过加息、紧缩货币去打压内需以达到抑制价格的目的,这不仅是个“舍本求末”的做法,甚至可能使中国经济面对“滞胀”的风险。所以,才会有今天的转变。
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这轮价格上涨是“输入型”的?不仅是我们看到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内需实际是不足的。比如,我们看到C PI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投资和消费的增幅不断回落。这不对,不仅与历史经验数据走向不符,同时更不符合经济学逻辑。
一般而言,内需旺盛一段时间之后,C PI开始上升,此后会同步上涨。但这次是不管内需旺盛与否,C PI刚性上涨,这显然说明,价格上涨不是内需拉动的。实际也是,比如这轮C PI增幅中占比74%的食品价格,它的大幅上涨是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出问题了吗?不是。我们必须看到粮食作为最基本的食品,其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涨,这个上涨在先,然后引起了国内对粮价上涨的预期,这个预期必然导致粮商惜售或囤积居奇,并导致市场虚假的供不应求,价格飞涨。
不错,中国今年粮食是有些欠产,但中国连续7年的大丰收平衡不了一年的歉收吗?我看没问题。那为什么价格还会涨?是国际粮价上涨引导了国内粮价预期所致。
绝不能再通过加息等紧缩货币的方式打压“内需”,否则中国经济会陷入恶性循环。所以,下一步必须让不断提高的实体经济成本,有控制、逐步地传导到下游,容忍更高一点的通胀率,否则实体经济的利润就会被大幅压缩,甚至导致大量企业破产。那问题就太大了。
第一,大量国民失业,国民收入增长计划必然落空;第二,政府税收下降,更加无力扶持弱势群体;第三,银行坏账大量增加,金融危机临头;第四,美国打劫中国成功。
考虑经济问题,必须基于中国的国情,而绝不能照搬美国。美国和中国的产业结果完全不同,中国无法学习美国,提高印钞去买全球的商品。中国是以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也必须以实体经济为本,因为中国人口太多,没有大规模的实业,中国的就业问题就无法有效解决。
有人说,中国也可以发展第三产业而增加就业?错!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如果没有实体经济创造大量的财富,国民没有足够的收入,谁购买得起服务?如果大多数人买不起服务,第三产业发展得起来吗?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