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原定于12月17日登陆深圳中小板的胜景山河,被媒体质疑招股书披露不实、涉嫌虚增销售收入。在原定上市日的当天早晨,该公司宣布暂停上市。
胜景山河事件的出现,值得证券市场进行深刻反思。胜景山河这种生产上看不到“胜景”、销售上没有“山河”的公司,为什么能一路通关,甚至完成新股发行,逼近上市?而且这样的事情在中国股市还不止这一例,比如之前就有过类似的苏州恒久事件。这样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出现,充分表明新股发行制度存在巨大问题。
在这里,笔者尤其想强调的是必须加大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论是保荐机构还是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人员,就专业素质而言,他们显然应该强过新闻媒体。记者们看到的问题,他们更应该可以看到,但为什么他们一路为涉嫌造假的公司大开绿灯呢?归根到底是利益使然,他们与发行人之间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不是没有看到问题,而是有意掩盖问题,甚至帮助发行人造假。因此,对于这样的责任人必须重罚。比如,对保荐机构取消3年或者5年的保荐资格,对保荐人实施市场禁入,终身不得在证券市场从业。
胜景山河事件的出现再次为新股上市机制敲响了警钟。虽然在证监会的重视下,胜景山河在上市当天早上被叫停上市,但这实际上暴露了新股上市机制的不足。一方面,新股发行与上市之间的时间太短,不利于公众监督尤其是舆论监督;另一方面,新股上市缺少正常的暂缓上市机制,以胜景山河为例,面对媒体的重磅质疑,交易所方面在看到相关报道后就应自动暂停其上市,然后再核实情况,作出上市或不予上市的决定,而不必有劳证监会领导在上市前夜加班加点来核实情况,然后在仓促之中作出决定。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