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不少专家提出,中国要有能够忍受更高物价的能力,要能够忍受CPI上涨至5%甚至超过5%。此些言论一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不可否认,从经济学理论上说,我国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出现一定的物价上涨也是合理正常的,这也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但问题是老百姓需要面对的是严酷的现实。我们知道,自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收入尽管也在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但是增幅明显不如后者。
当然,现在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远未消除,国家把保增长放在第一位,从政策制定层面来说,是正确的。但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如果以牺牲老百姓对物价高涨的忍耐程度来发展经济的话,这样的高增长不要也罢。
如何破解居民收入偏低、居民消费与投资结构失衡的难题?如何使之不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发展方向转变的难题?
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可以做:
其一,应该继续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合理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抓紧制定出台有关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政策,以此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的普遍较快增长,具体来说就是:政府适度减少税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加大企业尤其是垄断性行业的让利等等。
其二,应该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可以想象,现今大部分居民的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养老、就医、教育准备着的,减去这一部分收入,那么居民能够支配可用于消费和投资的钱能有多少了?因此要想真正让老百姓增加收入,敢于消费,能够忍受现在高启的物价、房价,就必须完善我们的社保制度,让老百姓真正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提高了居民收入的含金量。
其三,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应该是再次分配的天平向普通劳动者倾斜。我国劳动收入已经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是逐年下降,而政府的财政收入、企业的盈利收入则是逐年上升。因此大幅提高普通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
总之,要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收入问题,还需要加强经济体制的内功的修炼,要从多方面入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此还请慎言提高百姓对高物价的忍耐度,如果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已能够应对物价上涨,如果老百姓在物价上涨面前已有底气、已有承受能力的时候,再提高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忍受程度才合理。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