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部前不久公布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通称973计划)2011年启动的172个项目前两年预算安排,和2009年立项的107个项目后3年预算安排中,几位重点高校校长赫然在列。某高校教授经过多方调查、统计发现,在这份279人的名单中,现任行政领导近210人,包括高校校长、各学院院长,科研机构所长,公司副总裁、总经理、总工程师等,占总人数的近75%。这其中,还有一些专家为单位现任法人代表。
973计划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对人类认识世界将会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学前沿问题。入选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的数量被视为各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和发展前景是否广阔的衡量标准之一。但是,超过七成的官员变成首席科学家,这究竟是对行政力量的尊重还是对科技力量的尊重?虽然当了高校校长,并不意味着其科研能力就低下,但出任高校校长必然需要牵扯过多精力,其科研发展潜力受到行政的多方掣肘几乎是必然的。世界上荣获诺贝尔科技类奖项的专家很少是官员出身,而多是纯粹的学者。科学是那么地纯粹,创新是那么的艰难,当行政事务缠身之时,还果真能够做到纯粹吗?那几乎是天方夜谭。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学界的一大传统,当然,这个传统并非什么优良传统。中国从来不缺想当官的人,但是科技创新却是大大的稀缺。可是,中国又是一个官本位社会,教授即使成果再突出,在官员面前似乎也矮人一等,不仅地位如此,资源分配亦如此,当上了官员,意味着优势资源将不断向你集中,而如果没有一官半职,不仅科技项目难拿,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感受到冷遇。为什么?不外乎就是资源分配权掌握在官员手中,而不是掌握在非官员的教授手中。中国到底还没有实现教授治校,而依然是官员治校。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七成以上的首席科学家为官员并非无法解释。一些已经做出了一定科研成就的专家,必然想方设法进入官员体系,因为只有进入了这一体系,才能借助行政力量所带来的资源分配优势,把科技成果做大做强。问题在于,进入官员体系之后,又无法全心全意做科研,科研创新肯定大受影响。以此观之,科研行政化实在是一把双刃剑,不进入行政体系,优势资源无法拿到,进入这一体系,创新能力又大受影响。可见,官本位对科技创新的伤害实在不浅啊!
怎么办?从根源上只能打破由行政力量主导科研资源分配的架构,否则,一般的科研工作者都会选择当官。但是,不让行政力量来主导,又让谁来主导呢?还是得有一个相对公平的最好是由第三方独立主导的资源分配评价机制。在这一方面,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科研管理体系和高校资源分配体系都有较为成熟的方案,借鉴学习又有何妨呢?
(责任编辑:张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