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大袋子信,无数个电话,十几年的呼吁――提起养老金双轨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就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两个高工不如一个机关勤杂工,三个高工不如一个小学教师。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宋晓梧委员说,现在的“问题实质不是理论争论,而是利益调整。”关键不是“提办法”,而是“下决心”。(3月2日《中国青年报》)
“下决心”比“提办法”更重要,宋晓梧委员说出了养老金制度并轨的难点所在。在我看来,对于养老金双轨问题,根本不存在如何改革的问题,而是愿意改不愿意改和何时改的问题。正如有网友所言,企业职工改得,公务员就改得。而且,从理论上说,就是让公务员先改,理由也充足。一是政府本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公务员养老理应带头改;二是与企业工人、事业单位员工相比,公务员数量最少。现在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难以推进的背后其实是机关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滞后在“拖后腿”。
众所周知,企业社会保险制度已经改革10多年了。如果企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失败的,现在理应暂停。而事实是,尽管养老金双轨制备受国民诟病,但并没有暂停的说法,甚至没有改进的说法。为了公平,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保改革应该坚持企业社保改革的方向,或在企业社保制度上进行完善。而且,事业单位也进行了改革试点,现在公务员养老改革还要进行试点,有必要吗?所以,现在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不缺经验,缺的是决心。
笔者以为,现在有一个最不引起争议最妥协也是最和谐的办法就是,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即新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员和员工,一律参照企业养老办法缴纳社会保险。“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几乎是国际惯例,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解决问题的科学良方。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