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80后都为买房愁白少年头,现实中也有不少人淡定地不买房,常先生就是有此想法的其中一位。“买房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算术题,就是什么时候结婚的问题。”如同很多动漫角色一样,常先生的镜片狡黠地闪了下光。和常先生同一年工作的同事有的都已买下两套房了,可是被认为颇具理财意识的常先生到现在还是按兵不动。此中有何玄机?他又是如何顶住各种“买房诱惑”的呢?
暂时还没有刚性需求
年近而立的常先生风度翩翩,在很多朋友的眼里是标准的“钻石王老五”,只不过是没房子的“钻石王老五”。
和父母住在徐汇天平街道的一套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高层公寓里,常先生感觉很不错,目前也不想买房。“主要是因为我暂时还没有刚性需求。”
常先生所谓的刚性需求指的就是结婚。“反正不结婚的话,肯定不会买房。”
当然,惯有理财头脑的常先生不会忘了现实的计算――现在很多几百万元的房子月租金才3000元左右,租金回报率还不到3%,即便是最保守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有3.25%,更何况自己还有其他更好的理财手段。
至于买房的升值空间,常先生觉得未来就很难说了。“很多人买房后就上了瘾,现在是尝到了甜头,但是以后会怎么样呢?谁都不知道。”
在港经历让他心有余悸
除了现实的计算外,促使常先生一直不买房的原因还有对香港楼市的切身认识。他在香港学习期间,正逢香港楼市最萎靡的阶段。“香港房价从1998年金融危机时开始回落,一直到2003年前后才真正筑底。”在他所在的大学,很多教授都是房价最高的时候入市的,当时贷款首付也低,一些人甚至贷了五六百万港元。结果,房价一路下跌,地段好的房子还好些,地段差的甚至到现在都还没回到1997年的房价水平。“比较尴尬的是被套牢的都是资深教授,晚进校的老师1997、1998年时没钱买房,到了2003年前后才凑足钱,结果反而抄到了底。”看到那些被高位套牢的老师靠着薪水“煎熬”还贷的景象,常先生不禁心有余悸。“反正我就是觉得对房子没有太大的嗜好,也不觉得现在有买房的必要。”
低谷时顶住诱惑
现实生活中,常先生也不是没有碰到过诱惑。
2008年底,正值一波房价的低谷,也频频传出降息的消息,而且还有房贷优惠。常先生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在劝他买房,甚至还带他到五角场或浦东看过房。
但常先生还是没有动心,“降息对我没有太大的诱惑,因为迟早还会涨上去的。”常先生又算了笔账――“当时5年期以上商业贷款利率打7折以后最低只有4%出头一点,但是我觉得基准利率涨回6%以上很正常。”这样,还贷总额就会陡增50%左右,压力大增。
更重要的是,一旦买房,现金储备就会立刻枯竭。常先生自己估计短期内收入不太可能有大幅提升。“不用足贷款的话,首付压力大;用足贷款的话,今后还款压力又大,代价总是要二选一的。”
考虑到生活质量,常先生还是放弃了买房计划。
当然,理性的常先生坦承,最后还是会走进“围城”的。“如果我未来买房,首要考虑的还是地段,要离我女朋友的单位近。”这是因为他的女友上的是早班,而自己上的是中班,所以要照顾需早起的女友。“价位考虑在3万-3.5万元/平方米,反正我绝对不会考虑租房结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