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称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要放低放开贷款利率下限
“明年在稳健货币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央行会较多地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在25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如是表示。
在这份名为“化危为机,稳中求进”的报告中,吴晓灵首先表示,当前的金融危机是自1971年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后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大爆发。
她说,1969年之前全球的国际贸易顺差和逆差都是非常小的,但是到了1979年、1989年、1999年、2009年年整个国际贸易的顺差和逆差急剧地扩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1971年美元宣布和黄金脱钩,脱钩之后,国际贸易的顺差和逆差失去了实物的制约。上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在越战当中消耗过大,形成了财务和贸易赤字,于是在海外积聚了大量的美元,当别的国家拿着黄金去兑换美元的时候,给美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尼克松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1973年,牙买加会议承认了这个制约。
她说,新兴市场国家进入到全球化的阶段,这给制造业在全球布局提供了一个可能性。根据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原则,把制造业从欧美国家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可以降低市场成本,失去了货币的约束,又有了廉价劳动力的条件,就使得近10年以来,世界的经济结构产生了一个变化。就是说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了新兴市场国家,而发达国家是高端的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
在谈到中国经济形势时,吴晓灵表示,中国的经济在2012年速度放缓是必然的趋势,她前一阶段说这是大概率事件,现在来看是必然。她解释说,为什么我们的速度是必然要减缓的呢?这是因为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周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的经济在两党的政府博弈中复苏,但是速度是非常低的,而且美国的居民和政府都要修复资产负债表,居民要提高储蓄率,政府要压缩赤字。欧洲陷入了轻微的衰退,新兴市场国家受欧美的拖累增速是在减缓的。
吴晓灵表示,贸易的减少实际上对就业形成了比较大的压力。落实“十二五”规划,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会使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要经历一个调整和淘汰的过程。房地产的调控、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的调整,会减少投资的拉动力,房地产的调控不会松,会鼓励自住房,高铁不会完全停止,但是我们要保短期之内能够形成生产力的,而且确实能够有效益的。
她表示,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平稳过渡,稳中求进是正确的选择。中国有发展的余地,中国经济在全球来说,是一个有前途的经济,因为中国还面临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国有13亿人口,这些人口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要把中国的发展潜力发挥好,我们必须做好制度性的改革和技术的创新,而且要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要把我们的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的能力动员起来,这样才能开辟13亿人口内需的消费市场,这些需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而这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该是确定了一个正确的政策:稳中求进。
关于2012年的政策选择。她表示,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实践证明,过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财政政策确定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她认为明年会比较多地动用存款准备金率的手段,因为过去中央银行被动地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如果明年外汇占款的增幅过小或者是下降,中央银行必须通过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流动性,使货币转向,如果明年连续几次出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意味着政策的转向。如果要推进利率市场化,首先要放低、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最后才能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
据介绍,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中国经济前瞻论坛组委会和中国经济时报社等共同主办。(本报记者董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