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外媒16日报道称,在有迹象表明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会减缓到3%左右的同时,还有无数隐患,其中的主要问题是中国。
国际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8.9%,2011年GDP增速为9.2%。路透社称,这将是2009年年中全球经济摆脱一场严重衰退以来中国经济最慢的增速。
最大的问题是,增速放慢在多大程度上可归咎于世界各地对中国出口需求的减少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归咎于国内增长的下降。
报道指出,如果中国的内部增长停滞,这又会对德国和美国这样的国家造成阻力。这些国家依赖自己的大量出口帮助弥补其国内增长的放缓。
美国去年11月的贸易数据在这方面有些令人鼓舞,对华出口增长2.1%,达到将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但是,来自中国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的需求减少,来自美国的进口下降2.7%,中国的总体贸易顺差下降到三年来的最低点,这使全世界担心会出现硬着陆。
北方信托银行经济师阿莎・班加罗尔注意到另一关键的贸易关系:中国和德国。中国去年12月从德国的进口增长4.2%,这是2009年12月以来最慢的增长速度。
班加罗尔上周给客户写信时说:“这些趋势会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不仅德国的商业活动受到中国进口放缓的制约,而且盘根错节的世界贸易网涉及方方面面,其他贸易伙伴的商业状况也会受到影响。”
2011年第四季度,德国经济环比下降大约0.25%,从而加剧了人们对整个欧元区会陷入衰退的担心。
中国需求大幅下降也意味着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农矿产品出口国会遇到麻烦。这些国家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字又提供了关于中国经济如何支撑的几个线索。
对华出口是一个微妙指标,因为永远不能完全弄清多少用于国内消费,多少是最终销往美国或欧洲的半成品。但是,格局一目了然:流入中国的商品在减少,包括来自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商品。
去年12月,台湾的出口增长是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对大陆的出口比一年前下降2.9%,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负增长。
马来西亚对中国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韩国警告说,它在2012年的出口前景不容乐观,部分原因是中国需求的减少,中国是韩国的最大出口目的地。
报道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循序渐进地适度减速,对北京来说这是值得欢迎的事情。过去两年大部分时间里,北京一直在设法给经济降温,以便重新控制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