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打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争夺战后,代表发展中国家的金砖国家再次发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银行行长一直由美国人担任的“世袭”套路发起挑战,不过考虑到美国目前仍是世界银行的最大出资国,因此可以说,此次金砖国家“挑战”美国“世袭”胜算依然不大。
在去年“打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争夺战后,代表发展中国家的金砖国家再次发力,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银行行长一直由美国人担任的“世袭”套路发起挑战,呼吁甄选流程应基于能力而非国籍。
可以说,金砖国家的勇于挑战,与其金融危机后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分不开。不过,考虑到美国仍是世界银行最大的出资方,此次金砖国家“挑战”的胜算依旧不大。
金砖国家不甘现状
“把世行行长一职自动分配给美国人的传统已经过时了,虽然美国还是可以自由推出他们的候选人。”南非财长郭德翰在刚刚落幕的墨西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会议期间表示,“世行行长一职应该开放给各国,并根据择优的原则选取。”
据悉,在墨西哥G20财长会议的间隙,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财长们会面,并一致同意世行行长人选应向全球所有国家开放。正如巴西财长曼特加所言,甄选应基于才能,而非国籍。“金砖国家的‘抱团竞选’是全球经济重心正在由西方向东方转移经济背景下的产物。”渣打银行有限公司经济师李炜说。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也指出,世界银行是重要的国际组织,随着金砖国家实力变强,发展中国家在世行中的股权比重越来越高,发出声音的意愿自然会日益强烈。
数据显示,2010年世行大规模增资后,不同于西方几大经济体投票权比例先后下降,中低收入国家在世行中的投票权反而有了大幅提高。其中,中国的投票权份额更从2.77%提高至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投票权排名第三的国家。同时,巴西和印度的投票权也有所增加,而这无疑给此次金砖国家竞争世行行长平添了不少底气,毕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银行、IMF的领导人一直都由美国人和欧洲人担任,而美欧之所以能多年霸占这两个职位,也是基于当初在世行和IMF的高投票权。
美国地位无可取代?
然而,金砖国家的胜算究竟有多大?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就明确表示:“要想打破美国的垄断谈何容易!”他指出,毕竟美国仍然是最大的股东,拥有的投票权超过15%,相当于美国仍具有唯一的一票否决权,“只要美国不同意,其他国家候选人就很难获得超过85%的投票权。”
屠新泉也认为,当下美国的影响力更大,美国的地位暂时无法取代。“何况这也是金砖国家首次公开表达争夺世行行长的意愿,一次成功并不现实,与其追求打破美国‘垄断’的结果,借此次竞选表达金砖国家诉求的意义其实更为重要。”
截至目前,下一任世行行长热门候选人仍是清一色的美国官员,包括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赖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