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重拾大众创新

2013-09-17 08:28:39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经济大繁荣的动力源泉是什么?激发这种动力的制度环境为何?当前创新环境存在怎样的威胁?经济增长理论的泰斗埃德蒙·费尔普斯,在200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近7年来都在考虑“大众创新”和国家繁荣的关系。

通过在中国的商学院里讲授自己的见解,费尔普斯希望能见证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打造。在其新书《大繁荣》中文版面世之时,这位年届80的老人接受了记者的专访,想给中国的年轻人鼓鼓劲,重振创新激情和改革的时代精神。

草根如何能创新

记者:“创新”一词往往暗示着尖端,需要国家给予特殊人才以特殊政策。“大众创新”这一提法想指出什么不同?

埃德蒙·费尔普斯:真正的创新并非源于少数精英和自上而下的推动,而是一个基于大众的、草根的、自下而上的全民创造进程。大多数创新并不是孤独梦想家所带来的,也不是简单的新发明,而是商业模式和制度的创新,它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他们有权利自由地构思、开发和推广新产品与新工艺,或对现状进行改进。正是这种草根大众参与的创新带来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兴盛——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

发明与其背后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并不是关键,而激发、鼓励和支持人们大规模参与发明的那些社会变革才是真正动力,才是经济起飞的深层原因。美国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创新国家,就是因为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完善产品或者降低成本。正如林肯总统曾说,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

创新精神深入草根大众和社会各个阶层。创新不再是伟大企业家和少数发明家的事情。这就是美国自19世纪至20世纪40-60年代掀起创新浪潮的原因。

记者:今天的商学院里,对“企业家精神”的陈述和褒扬已经不少。但您却认为“创新者”的标准更高,很多风度翩翩的企业家够不上创新者的标准,为什么?

埃德蒙·费尔普斯:我特别愿意谈论企业家与创新者的差异。企业家非常重要,他们是一群可以抓住新技术或新商业机遇、生产新产品的人。没有这些活跃在一线、以追寻商业利益为宗旨的人们,经济的运行就无法持续。但让人生忧的是,当下有一种新观念认为,企业家的作用仅仅在于聚拢资本。

我认为,创新需要一种不一样的精神状态。创新者是产生新想法、创造新机遇的人。他们并不停留在现在,而在大胆地展望未来。外表上,企业家一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能言善辩,而创新者未必是这样——相反他们可能周而复始地对壁思考,直至突破。

价值观与环境的变异

记者:今天人们谈论起工作时,更多地使用“稳定”、“挣得多”,而不是“挑战”、“激情”等词汇。您认为价值观对于大众创新的影响如何?

埃德蒙·费尔普斯:当下的社会与19世纪相比,家庭的态度变得更加传统和保守。当今许多青年仍生活在长辈的羽翼之下,缺乏展翅高飞的机会。年轻人受到长辈观念的束缚,被迫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人们鼓励年轻一代呆在家乡,坐等变革的发生。

回想19世纪的美国,人们往往在年轻时离开家乡,前往西部寻找财富。我并不鼓励抛弃家庭,但是我认为,年轻人的远行可以极大地推动创新活动。事实上,当今发达的通讯技术已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简便,年轻人可以在探索新生活、尝试新事物的同时,与亲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

记者:除了观念内核,今天的制度环境与经济政策对创新有哪些阻碍?

埃德蒙·费尔普斯:美国的金融系统目前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此问题在中国也同样严重,即金融系统为新兴公司服务的意愿已经大大降低。幸运的是,在美国,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可以为新兴公司提供支撑,但仍远远不够。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以使银行体系再一次回到支撑创新的轨道上去。

经济政策的巨大变化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当今社会十分强调稳妥和保障,因此活力变得严重不足。19世纪的美国政府并不以维持社会安宁为首要目标,实际上政府并不追求安宁,而是希望能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有趣的变革。林肯曾经发表过题为发明及发现的演讲,他说在美国,我们对于新兴事物有热切的躁动以及狂热。人们不断试图尝试新鲜事物:工人力图改革产品的生产工艺;商人们则总绞尽脑汁,希望能够将新的产品带入市场——每一个人都是活跃的。

而今天,许多的商业法规并非是为了保证参与者更加安全,而是为了规避行业竞争,使得行业外的企业无法获得分享行业收益的机会,成为了新兴企业进入相关行业的壁垒。美国西部沿海一位企业家曾跟我说,“现在若要想成立公司,我需要雇佣更多的律师,而不是工程师。”当前很多力量都倾向于保持现状,避免当前体制倾覆,规避竞争、阻断革新。这是一个可怕的问题。

大众创新与中国梦

记者:你提到一国一旦进入中等发展阶段,就不能仅依靠提供现有的产品和服务,这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

埃德蒙·费尔普斯:我认为,现在中国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不无道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三项优势开始显现。然而,如果这些优势不复存在——技术迁移完成,人口红利消失,可以放开的出口市场均已放开,特别是面临海外经济萧条时——那么此前的增长方式便无法持续。

中国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活力,还需要拓展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只有从内心焕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将创新渗透到每一个社会阶层,每个公民都积极思考“我”之于国家富强的意义,国家才可能实现全面的繁荣。我非常期待这一新阶段的到来。

记者:国家发展会进入稳态,也需要不停提振改革热情,中国最新的尝试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您对此有何评论?

埃德蒙·费尔普斯:我对改革方案的细节不甚了解,但我希望可以至少给出一点建议。我认为,自由贸易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但自由贸易与自由创新无关,也不能带来持续的进步、持续的创新产品流、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机遇。

我认为,即便借用“自由贸易区”的提法,上海应当设立的其实是“自由创新区”。在该区域内,金融体系应当独立于国有部门,具有高等教育或者具有相当专业能力以及职业教育背景的年轻人,应当被鼓励进入到新兴企业中去——应当鼓励年轻人才探索私有部门的未知领域,并对这些企业的设立提供方便。

记者:从“美国梦”到“中国梦”,您认为当今中国需要怎样的时代精神?

埃德蒙·费尔普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梦”已经发生了变化。曾几何时,美国梦是一个有关探险的梦想,人们梦想利用自己的潜力,在世界取得成功;人们梦想改变世界,哪怕只是很小的改进,从而留下生存的印记。

然而进入20世纪,美国梦从一个关于丰富人生阅历的梦想,转而变成了一个有关金钱和财富的梦想,梦想着一旦有了钱,便可拥有豪宅、轿车和游艇等等。

对于“中国梦”,我建议这个梦想应当是有关在世上留下印记、有所改变,有关通过事业阐释与证明自己。它意味创建公司或与创始者共同打拼,意味着参与创新项目与工程。无论如何,它都代表着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有所造诣的人生的追求,结果成功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经历过的尝试和探索。

编辑: 王思宁 标签: 诺贝尔经济学奖 创新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