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曾经长期将引进外资作为国策的中国经济而言,过去短短十年间的“暴富”,使得从政府到企业,都面临着一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巨大转型。外界普遍认为,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谈判桌上的优势。国家电网开始实施海外并购战略恰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自2008年收购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40%的股权起,国网海外并购机会每年都有斩获。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在巴西,在菲律宾、俄罗斯、葡萄牙、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等多个国家运作项目。
能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离不开过硬的技术,而特高压技术被认为是国家电网公司走出国门的保障。走出去的资产收益有保障吗?据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介绍,国家电网在海外的资产主要是监管资产,净资产的回报率在两位数以上,是国内投资回报的3-5倍——
历时7个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下称“国网”)的收购终于获得了澳大利亚监管部门的通过。12月20日,澳大利亚国库部长乔·霍基宣布,“有条件批准”国网收购澳大利亚两家能源公司的股份。
据国网今年早些时候对外公布的新闻稿,5月16日,该公司与新加坡能源公司在北京签署了协议,收购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子公司新加坡能源国际澳洲资产公司SPIAA60%的股权和新加坡能源澳网公司SPAusNet19.9%的股权。不过,国网当时没有披露这项收购的具体金额。
国家电网在澳扩版图
对于澳大利亚市场,国网并不陌生。去年11月30日,国家电网就购得了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的一家电力供应商ElectraNet41%的股份,收购金额5亿澳元。这笔交易的卖方为昆士兰州拥有的公用事业公司Powerlink。今年,国网又瞄准了澳大利亚的另两笔资产SPIAA和SP AusNet。
公开资料显示,SPI(澳大利亚)资产与信托公司在澳大利亚以Jemena公司之名运营,拥有并运营澳大利亚东部的电力、天然气、水务资产,其中,电力资产中的配电和配气属于监管业务,经营范围覆盖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首都领地等地区。
SP AusNet则是新加坡电力公司在澳大利亚从事能源基础设施服务的子公司,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证交所共同上市,新加坡能源公司持有其51%的股份,其余49%为公众持股,新华社称,该“公司拥有并运营维多利亚州的输配电网络和配气网络”。
今年5月国网与新加坡能源公司签署协议之后,一直在等待中国和澳大利亚监管部门的批准。12月20日,霍基发出了“放行”通知书,但批准收购申请的条件是,“中国国家电网为这两家澳大利亚能源公司指派的董事会成员必须超过半数是澳籍常住公民”。
这避免了外媒此前的担心。今年5月,《华尔街日报》曾表示,海外投资依然是敏感话题,“中国国家电网与新加坡能源的协议可能引发保守派政府人士的回应,保守人士一直对中国投资澳大利亚关键基础设施感到担忧”。
对此,国家电网当时称,“作为海外投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一直遵守当地的业务和雇用规定。同时,公司将确保SP AusNet和SPIAA的资产继续安全、持续地运营。”
“澳大利亚开怀拥抱商业机会,我们欢迎外国投资,只要它们不违背澳大利亚国家利益,”霍基12月20日还在一份公开声明中强调。与此同时,对上述两家澳大利亚电力公司来说,好消息是,SPIAA将继续持有SP AusNet31.1%的股份,同时,SP AusNet将继续保持公开上市状态。
收购或为提高资产收益
截至发稿,国家电网并没有公布上述资产的消息,具体交易金额也未对外公布。外媒披露的数据是,国网5月同意以8.24亿澳元(7.3亿美元)向新加坡能源公司收购SP AusNet的19.9%股权。同时,Jemena管理逾50亿澳元(约44亿美元)的资产。路透社和新华网猜测的交易金额则分别为“包括债务估值超过50亿澳元”和60亿美元。
也就是说,国网本次的交易价格或达数十亿美元计。姑且不论交易金额,本次收购都将进一步完善国网的海外资产。事实上,除了澳大利亚市场,国网自2007年到现在,还曾在菲律宾、巴西、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等国收购了有关资产或签署了合作协议,甚至一度涉及铜矿等非电网资产。
去年11月,国网董事长及党委书记刘振亚曾表示,到2020年,该公司争取将在国外的资产能够占到现有资产总量的10%左右,“现在公司的资产是人民币2.3万亿元左右,据这个目标,我们将在2020年前在国外投入300亿-5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网今年5月的表态,SPIAA和SP AusNet主要在澳大利亚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经营输配电等公用事业业务,资产优良,经营业绩稳定,“此次收购有利于优化国家电网公司海外资产组合,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对此,《华尔街日报》曾分析,“澳大利亚基础设施资产可以提供相对风险较低的回报,且回报通常高于融资成本。”
本报此前报道,国网收购的最终目的或许还在于提高公司的资产收益。据财新杂志此前的数据,国家电网2012年售电量32539亿度,收入1885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约4.66%,资产负债率57.62%,在世界500强中名列第七。不过,财新杂志称,近两年国家发改委多次上调电价,国网的盈利能力有所提高,但运营效率未真正提高。
彭博社日前也表示,中国国家电网收购新加坡能源的资产是希望在政府限制其上调国内电费的局面下提升盈利,也是其全球化并购策略的一部分。
中澳在资源领域很互补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12月2日刚以“国家利益”为由,阻止了美国农业综合企业巨头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ADM)对该国最大的粮食加工商之一的GrainCorp Ltd.价值28亿澳元的收购。
“负责兼并和收购工作的律师和银行家们,警告这一决定很可能会吓到一些国际投资者,使得他们认为澳大利亚的投资环境对生意人并不好。”彭博社称。
另一个对比是,12月11日,霍基同意放宽中国兖州煤业2009年收购澳大利亚煤炭企业Felix Resources时的部分条件。2009年的条件约束是“兖州煤业必须在本月末将其在它的澳大利亚全资子公司兖煤澳洲中持股比例降至70%以下,并将其对Felix Resources四个煤矿的持股减少至50%,以缓解外界对外国所有权的担忧”。
但根据霍基的裁定,兖州煤业不必减持澳大利亚子公司兖煤澳洲公司的股份至70%以下,按外媒的说法,“甚至可提高到100%全资持有”。
“站在法律的角度,中国能做的,就是尊重澳大利亚官方的规定,且尽量做符合当地法律的收购举动或资源并购行为。同时,要认清,澳大利亚的举措也都是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作出的决策,并不是表明中国真的已成为了澳大利亚的盟友。”长期关注资源收购的律师吴俊锋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抛开阻碍不说,中澳在资源领域确实很互补。”
事实上,近年来,中澳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外贸关系。尤其是澳大利亚两大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都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客户,也将中国市场作为主攻的方向。同时,在天然气和原油领域,中石油等企业在澳大利亚市场同样有资产收购的行动。
不过,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12月19日的分析文章值得关注。该媒体报道称,澳外交政策专家、国防安全部门、经济学家和军方人士均注意到,“自从联盟党及澳大利亚新总理阿博特上台后,中澳两国的关系逐渐降温”。
报道还援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振宇的话称,“澳大利亚新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前工党政府有明显的区别。中国方面对此有一定的担忧。假如两国关系不加以改善,澳大利亚前总理吉拉德今年4月和中国领导人签署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将会变得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