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卡扎菲威胁欧洲“变黑” 要50亿打击非法移民|美国男子打高尔夫 球杆与石头摩擦引发火灾|奥巴马办公室时尚大变身|
美再曝“监控门”
2006-06-28 09:41:50      来源:null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环球在线消息:据《纽约时报》和《洛杉矶时报》等美国媒体23日报道,2001年“9·11”事件后不久,美国政府就以反恐为名,秘密通过比利时的一家国际银行信息数据中心对成千上万名世界各国人士的金融交易信息进行调查,这项工作至今已进行了近5年。

监视银行交易

新华社特稿(徐超)美国多家报纸6月22日同时披露,“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在许多银行及其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对金融系统实施长达数年的秘密监控,以追踪“恐怖主义资金”的流向。

虽然美国政府官员辩称这些监控措施并不针对守法的美国公民,但媒体普遍担心,对银行电子交易信息的秘密监控将不可避免地危及公民隐私权。

《纽约时报》报道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反恐部门官员与财政部就开始密切合作,通过行政传票的方式向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索要相关金融交易信息,以达到追踪恐怖分子的目的。

SWIFT总部位于比利时,掌握着超过200个国家中大约7800个金融机构的金融交易信息,其中主要处理的是资金出入美国的电子转账等交易信息。这一机构也被誉为“全球银行业的神经中枢”。

该报援引政府官员的话报道说,几年来,由财政部负责的这一监控项目协助反恐部门抓获了多名恐怖组织成员。

“我们向SWIFT索要的涉嫌恐怖主义的金融信息,已经为我们窥探恐怖网络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有力的窗口,”美国财政部负责反恐和金融情报的副部长斯图尔特·利维说。

不触个人隐私?

《洛杉矶时报》报道说,由于SWIFT每天收集的信息大约有1270万条,其中包括美国公民和国际大公司的名字、账号等隐私信息,批评人士认为美国政府的做法有违关于保护消费者和隐私方面的法律。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财政部前官员对该报说,美国政府以反恐目的对金融信息的秘密监控将使许多守法银行客户的敏感个人信息遭到侵害。财政部官员对此辩解说,SWIFT被认为是一家信息服务机构,而不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因此,美国法律对于政府获取个人金融记录的限制条件不适用在这一问题上。

财长约翰·斯诺在事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监控项目是美国反恐战争中的“重要工具”,“基于相关法律”,并且会“有效对待和保护”公民隐私。

政府阻挠曝光

《洛杉矶时报》资深编辑多伊尔·麦克马纳斯对美联社说,就在媒体准备报道这一事件前,美国政府曾向媒体要求不要予以报道。

财政部官员22日与包括《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在内的多家报纸记者进行了长达90分钟的会面。这些官员强调监控项目属于合法范畴,而且美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充分保护”公民的隐私。他们还辩称一旦遭到媒体曝光,美国政府追踪恐怖分子的努力将大受影响。

《纽约时报》执行编辑比尔·凯勒在出版的文章中说,报纸认真考虑了政府的要求,但因此事涉及“公众利益”而最终决定予以公布。

“我们认为,政府在从这个庞大的国际金融信息数据库获取信息过程中,不管他们锁定目标时多么谨慎,这也是一个关系公众利益的问题,”凯勒说。

《洛杉矶时报》编辑迪恩·巴奎特表达了类似看法,认为报纸应该出于公众利益予以报道。

“在对政府采取带有侵犯性措施的国家辩论仍在继续,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巴奎特说。

(新华社华盛顿6月23日电 记者杨晴川、潘云召)


新闻热搜
 
视觉
博客
他们如此“加工”自己的脸
就算穷极你的想象力,这十四张“精心加工”过的脸依然会让你看了以后精神崩溃。 >> 详细

论坛
中外名人明星罕见合影照
他们竟然合过影!来看看名人明星难得一见的绝版合影照吧。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