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消息:2005年8月24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困难与希望”在北京落幕。对于此次论坛的圆满召开及其重要意义,与会代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部主任张沱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北京·东京论坛办得很有特色,在论坛正式举办之前进行了中日两国同步的数据分析,而且分析结果基本符合目前中日两国关系的现状,这是本次论坛与一般论坛的一个区别所在。其次,这次论坛数据分析的设计很不错。通过这个分析,主要给人以两个印象:一是中日双方都对两国关系的现状感到担忧;二是双方都认为应该改善中日关系。而且从分析中可以看到,在两国民众中,强调中日关系很重要的人占了大多数,这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同时这也是中日两国关系有可能改善的重要前提。另外,论坛所邀请的专家、代表很有层次,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张主任认为,这次论坛的召开主要有三方面的意义:第一,通过中日各界代表的交流,双方增进了了解;第二,论坛取得的成果可以提供给政府,作为处理中日关系的有益建议;第三,论坛的成果,特别是形成的共识,将对广大民众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张主任指出,这次论坛反映出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就是目前中日两国人民都主要是通过本国新闻媒体来获得信息了解对方的。这就突显了媒体的重要性,提出了“媒体社会责任”的问题。现在两国的媒体在报道中日问题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报忧不报喜”及以偏概全的情况较为突出。为了尽快稳定与改善中日关系,建立一个有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舆论环境十分重要。
第二个问题是,到底是只有历史问题解决了,中日关系才能发展?还是对解决这一问题要有长期准备,要在中日关系发展的长期过程中逐步解决?对中方的数据分析表明,已有更多的人赞成第二种意见。这有点出乎我的预料,但又让人感到鼓舞。这一状况有利于我们从实际出发,在解决历史问题上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政策。张主任说:“长期以来,我一直主张讲两句话,第一句是只有正确认识历史,两国关系才能健康发展;第二句是只有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历史问题才可能逐步得到解决。在当前中日两国在历史观上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认清第二点,犹为重要”。
另外,张主任也点出了本次论坛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首先,中日两国之间目前存在的很多分歧都涉及到台湾问题,但在这次论坛中,台湾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这次的论坛在学生和大众舆论之间进行了数据上的对比,如果以后能逐步扩大范围,将会更好。另外,这次论坛主要集中谈的是目前中日双方之间存在的问题,希望论坛下次召开时能够更多地谈一谈中日双方之间存在着哪些重大共同的利益。从以上三点看,论坛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希望下次召开之时能够进行更为广泛的分析研究,使论坛具有更大的意义。(记者 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