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记者3月9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该所主持的“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成果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很可能是一种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久的将来,全球气候有可能逐渐变冷。
这项研究显示,大约300年前,全球也曾出现暖期,当时的气温已经接近现在的全球气温。而大约4万年前,当时的气温甚至超过现在全球的平均气温。
“只有了解历史才能预测未来。”参与这个项目的沈吉研究员认为,现有的气象档案虽然详细,但时间跨度太短,通常只有几十年,而气候变化的周期很长,往往有数百年。
如何才能了解千万年前的气象资料?沈吉说,湖泊底泥具有记录连续、分辨率高、地理覆盖面广的优势,忠实记录了气候环境演变的信息,是一个自然档案记录库。通过对湖泊底泥的取样、编年、分析,研究人员就可以了解几千年、甚至上百万年前的气候与环境演变的历史。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专家们就开始积极参与对湖泊沉积的研究。10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从近千年的气候变迁来看,在中国范围内,青藏高原变暖速度最快,年平均气温已经上升4-5℃。但是,这种升温不一定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很可能是一种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现在地球正处于从间冰期向冰期的过渡阶段,大趋势应该逐渐变冷,但速度显然有点滞后。研究人员认为,有可能是温室效应延缓了全球变冷的进程。
沈吉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初以来,气候变化的频率正逐渐加快,由此造成的温度、降水等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也在增大。“现在全球正处于过渡期,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也最大。我认为全球气温有可能突然变冷,虽然这有点超出人们的通常判断,但积极做好相应的准备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来源:新华网 3月10日电 记者:凌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