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解北京"三农"
[ 2007-06-13 10:57 ]

 

资料图片:大学生村官王丽娜与村民在一起。北京已经连续几年为农村选聘大学生村官。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上北京",京郊人习惯于这样说进城。

这个"北京",是指天安门、长安街、王府井……是世人眼中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当然不是北京的全部。总面积16400平方公里(市国土资源局2005年公报)的北京,还包括约15000平方公里的郊区,4000个行政村和308万农民。

一个"上"字,隐喻着城乡的落差。像有一道无形的壁垒横亘其间,在同一个北京,城与乡,似乎还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然而今天,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幕在京郊拉开,人们欣喜地看到,北京的城乡发展模式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嬗变,城乡的界限在变得模糊,距离在拉近,差距在缩小。

农业:融合城乡二元

打开北京版图,西有太行,北是燕山,跌宕起伏的群山绵延数百公里,东部、南部的平原地区一片沃野。超过全市总面积90%的郊区,拱卫着城市建成区1000平方公里的京城。郊区面积虽大,对北京这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言,却是"小郊区"。这个"小",是就经济总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言。

2003年,北京已达到并超过了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这一年,北京郊区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市的28.6%,财政支出仅占35.9%;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663.1亿元,农村为566.8亿元,仅占15.5%。

而且,翻开历史资料可以发现,伴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郊区实际上处在一个不断边缘化的进程中。

1990年,农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23%,农村经济规模接近全市的四分之一。此后,尽管京郊经济近年来一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由于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跟不上城市的脚步,城乡差距在不断地扩大。

到2005年,农业增加值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4%,农村经济规模不足全市的六分之一。

与经济数据相比,京郊的基础设施、农民的社会保障相对于城市则更显薄弱。

城乡差距扩大,是每一座城市发展历史中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也只有在城市实力达到一定规模时,才具备了扭转这种局面的能力。2004年,北京人均GDP已达到497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二三产业的比重达到97%以上,已经发展到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阶段。

而此时,京郊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也越来越显现出已成为制约北京进一步发展、实现整体现代化的"短板"。

智者顺时而谋。北京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城乡发展模式。

2004年,市委书记刘淇七进山区调研,用一个月时间,行程两千多公里,深入房山、门头沟、延庆、怀柔、密云、昌平、平谷七个山区区县。随后,市委、市政府决定出台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这一机制,被视作北京统筹城乡发展新思路的发轫之举。

2005年4月,市政府"三农"工作专题会上,市长王岐山对全市政府部门提出"春季调研"课题,要求不仅是农、林、水,各部门都要到郊区去,研究郊区需求。全市56个部门共确定了108项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折子工程",各单位"一把手"为落实实施的责任人。

2006年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要求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城区的主要领导也参加,刘淇说:"整个北京是浑然一体,城四区的党委和政府也要管'三农'。"

在城乡发展思路的变化引导下,多年来资源都向城市集聚的状况,终于开始发生改变。市政府向郊区和城区投资的比例,逐年向郊区倾斜:

2003年,政府投资投向郊区与城区的比例为20:80;2004年,这一比例大幅调整为40∶60;

2005年,49.9∶50.1;到了2006年,当北京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超过1100亿元时,城乡投资比例出现了历史性的"拐点":对郊区投资比例首次超过城区,达到52∶48!

种种举措在昭示着,打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已经由理念变成了具体的政策行为。

农村:基础建设加速

房山区长阳镇保合庄村,一个普普通通的京郊乡村。2006年里,这个村建起了一个秸秆气化站,安装了80多盏太阳能路灯,全村所有的道路全部铺上了柏油,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路面下还埋着自来水、污水、秸秆气三个管道连接每一家……

所有的这些工程总投资超过1000万元。村支书杜金秀说,保合庄村一年能支配的集体收入只有十几万元。1000万元,差不多够保合庄攒100年!

保合庄的老支书杜金章对他的继任者很是艳羡:"现在的村干部赶上了好时候。"1998年,在杜金章的主持下,保合庄修了一条村路,花费30多万元,拖欠施工队的工程款直到前年才还清。

"保合庄算是一步登天!"杜金秀说,"如今走的是有路灯的柏油路,喝的是安全达标自来水,烧的是清洁能源秸秆气,看不出村里的生活和城市有什么不同。"

改变的又何止一个保合庄。在京郊新农村试点的80个村,埋在每个村地底下的基础设施投入,平均1037万元。

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一位负责人说:"目前农村的原始积累还没有完成,单纯依靠农村自身发展来改变落后面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北京具备了这个实力,这部分投资由政府来完成。"

9米宽的马路、刚刚铺好的柏油、路两旁崭新的路灯、路南头直通108国道……如此宽阔笔直的道路,让初次到门头沟区栗园庄村的人以为,这是刚刚修好的国道。去年本市安排投资51.63亿元继续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完成35个自然村通路100公里,农村街坊路硬化工程50万平方米。

市市政管委拨付资金2.19亿元,六环路外40%至80%的平原地区实现了垃圾密闭化管理;郊区水务建设投入14亿余元,30万农民喝上安全饮用水;

市卫生局投资4.26亿元为远郊区县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市广播电视局投入1500万元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市商务局投入6200多万元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以往,市级支农资金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谋求的是农业的经济产出,满足城市的"粮果蔬、肉蛋奶"。而今天,市级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主要针对的是过去"欠账"最多、差距最大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

农民和城里人一样,有同享发展成果和现代文明的权利。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无疑将影响农村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更高的起点。农业:发现别样价值春风和煦,麦苗拔节。通州区漷县镇一片千亩麦田覆盖着浓浓的绿色。从京城出来踏青的陈先生一家在路边停车小憩,陈先生一边拉着跃跃欲试要跳入麦田的儿子,一边讲述着麦田和草坪的区别。"现在城里孩子都没见过农田。"陈先生笑着说,"看到成片的绿色非说是草地。"

事实上,换一个思路,麦田正不妨作为"草地"来看。

去年底,市农委、市农业局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农科院共同完成了《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这份研究报告首次在产品价值之外测算出农业的生态价值。

研究显示,2005年北京农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为120亿元,其中生态价值90亿元,是产品价值的3倍多。

最能体现着两种价值差别的就是麦田:一亩冬小麦,产出粮食的价值充其量不过五六百元,而它每年产生的生态价值是3600元!

这一年,北京的地方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元,而农业实现的增加值不足百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份额仅为1.3%。单从经济角度看,北京的农业对全市经济似乎已无足轻重。然而换一种眼光审视,北京的农业呈现出了别样的价值。

农业不仅仅是种粮种果。对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来说,京郊的森林和田野,更是涵养着城市生态,提供给市民休憩空间,也保障着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的绿色资源。

今天的北京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在经济价值之外,更要注重其生态价值、生活功能,为城市提供环境效益,给市民绿色休闲之地。

2004年,北京完成了全市森林价值的测算,其生态价值高达2000多亿元。同年12月,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启动。政府出钱雇农民看护山林,开史上未有之先河。

延庆县石峡村谷士泉老汉,从小生长在京北的大山里,在这里开过荒、砍过柴、放过羊,一辈子就靠山过活。从2005年开始,谷老汉放下羊鞭,当上挣工资的生态林管护员。和谷老汉一样变靠山吃山为养山就业的还有4.3万京郊农民,守护全市912万亩山区集体生态林成为他们崭新的职业。

这4.3万个护林员岗位,是市政府每年出资1.92亿元"买"给农民的。每年1.92亿元的投入,换来了什么?

生态改善。2005年到2006年,121万亩生态林得到有效抚育。生态林补偿机制实施后的首个防火期,本市只发生森林火警8起、一般森林火灾1起,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85.71%。

农民增收。2004年底至2006年上半年,共兑现生态林补偿资金3.16亿元,使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多元。每个参加生态林管护的家庭,年均增加收入4700多元。而政府雇农民看林子,也包含了把城市管理模式延伸到山区的制度创新。

变化之间,反映的是一种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的城乡观、农业观,是一种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宏大思路。

农民:享受"国民待遇"

本月,通州区马驹桥镇胜利村农民安淑荣度过了50岁生日。这个生日对她不同寻常--从下个月起,她的养老保险存折上就要打进第一笔750元的养老保险返还费了。能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养老金,让步入老年的安淑荣踏实而满足。

去年1月,北京开始对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实行财政直接补贴,其中市级财政补贴部分,平原区县每个农民每年25元,山区区县35元。仅仅半年之后,市政府出台新政策,补贴标准翻番,平原农民可拿到最少每人每年50元,山区70元。

到2006年底,全市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44.8万人。按照计划,到2010年,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将达到应保农民总数的60%左右。

农民,自古以来就是自给自足的"化外之民",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身份差异,让农民长期被排斥于社会保障体制之外,极少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如今,城乡一体化的制度设计,终于开始让农民跟城里人一样,平等地享受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其意义深远,自不待言。

相对于农民养老保险,北京对农民"医保"的探索更进一步。

2004年底,本市在13个区县的184个乡镇全面推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市级财政对远郊区县山区、半山区年人均补助35元,对远郊区县平原地区年人均补助25元,对近郊地区年人均补助15元,同时,区(县)、乡(镇)政府也都给予了相应的配套补助,各级财政的补助比例达到了60-80%。

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有261万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高达86.9%。据统计,三年来新型合作医疗已为232万人次的"参合"农民报销了医疗费用,累计支出补偿金额7.41亿元。

农民能够享受的卫生和教育服务也正在向城里人看齐。

怀柔琉璃庙龙泉峪村,一个从怀柔县城往北还要走四十多公里山路的村落。去年初,市财政投资为这个村建成一个卫生室,全村200多口人不出村就有了求医问诊的地方。2006年,北京市一共拿出4.26亿元,完成了10个远郊区县1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扩建和4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新建和改造。

2007年,本市将全部完成10个远郊区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的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远郊平原地区居民出行20分钟、山区农民出行30分钟以内可达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目标。

为让农村娃也能享受到跟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北京启动"名校办分校"项目,自2004年以来,市发改委和市教委以每年3亿至4亿元的资金支持力度,对名校在郊区办分校进行配套扶持。两年多来,先后有实验二小、史家小学、首师大附中等13所北京知名中小学分校在京郊落户。

名校在郊区办分校不仅要挂牌子,还要定期派骨干教师到分校任教,并选派本校一名管理骨干任分校校长或名誉校长,确保分校的办学水平与本校基本相同。

毋庸讳言,由于历史原因,郊区农民目前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与城市居民相比还存在差距,但制度设计已然显现出城乡一体化的趋势。随着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农民最终将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首都的现代化,开始于城区,必将实现于郊区。以城乡投资比例逆转为显著标志,当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的北京把视线投向广阔的京郊,来致力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今天的京郊农村,正发生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深刻改变。

  首都的现代化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将来的亮点也在农村。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农村建设,赋予了"三农"以新的内涵。一个生机勃勃的京郊新农村,将使这座城市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北京日报 2007年05月15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