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节能减排要有“挥泪斩马谡”的魄力
[ 2007-06-13 14:34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十五”时期,安徽淮河流域共安排污水处理项目29个,但至今只建成4个,其中两个还没有运行。对此,安徽省政府一位主要负责人说,沿淮有些地方,没有钱甚至没有审批都千方百计地上生产项目,但对于治污项目,把审批报告和资金送到他们手中都不愿意去建。这位负责人所说的“一热一冷”现象,实际上是一些地方领导发展观念落后的表现。对这样的领导干部,应有“挥泪斩马谡”的决心,不能让责任追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

安徽省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显示,沿淮一些地方对治污工作的消极麻木,已经给淮河水质造成严重危害。2006年,淮河干流11个监测断面中,只有两个达到三类水标准,其余均为四类。淮河支流污染更为严重,24条支流67个监测断面中,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比例超过60%。其中9条支流均为劣五类,处于重度污染状态。

淮河流域对于治污并非没有一点动静,涉及的地方基本上年年都签环保责任状,加强环保工作的报道也时常见诸大报小刊,但只要招商引资多、GDP增长快,不管能耗有多少、污染多严重,民怨多强烈,当地领导都可以“加官晋爵”。即便上面问责下来,也会因这些干部抓发展有功而得到开脱。安徽省的一位领导感慨:环保工作难度很大,环保部门对哪个单位“下手”,说情风就会迅速刮成12级台风。于是,“先发展后治理”“只发展不治理”就成为许多官员的必然选择,环保责任状成为一纸空文。

当前,我国工业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安徽淮河流域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严重欠账的情况在各地都有,节能减排远未成为“硬任务”落实下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领导发展观落后或急功近利,为了眼前的经济增长,不顾能耗、污染情况上项目、铺摊子。在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对这样的官员,不仅不能以其对眼前GDP增长有贡献为理由论功行赏,而且应当有“挥泪斩马谡”的魄力,坚决拿下。否则,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就难以扭转,“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就难以实现。

为了扭转淮河治污的被动局面,安徽省决定在沿淮各市实行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将治理污染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如果真有官员因为治污不力而被摘掉“乌纱帽”,淮河水质变好就大有希望了。

(新华网合肥5月24日电 记者卢尧)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