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为我学会上网
[ 2007-07-25 14:00 ]

杨扬在家给老两口讲怎么用电脑上网

杨杨和队友在海地执勤(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你妈妈是自己上的网吗?"在刚到海地不久时,杨扬的室友看见杨扬和他妈妈网上聊天禁不住好奇地问。 杨扬今年26岁,是中国第四批驻海地维和警察的一名成员,从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与其他124名队友一起在太子港执行维和任务。

杨扬的母亲叫聂爱凤,今年54岁,住在安徽省肥东县。聂爱凤不仅让杨扬的队友感到惊讶,她也因为当过维和警察的儿子和自己的电脑技能而在邻里之间变得小有名气。

因为在肥东电脑并不普及,很多人并不会操作电脑,更别提老年人上网聊天了。

"我学电脑就是为了能和儿子联系得紧密一些,"聂爱凤在接受中国日报的采访时说。

当杨扬从2001年在福建漳州做一名边防战士后,杨扬主要依靠电话和家里人联系。在2004年,杨扬的哥哥王伟在家里买了一台电脑,此后兄弟俩就经常用QQ聊天。

在采访中,杨扬对他的家族姓氏也表现出了一丝得意:"我们家一家四口就四个姓,可能全中国也不多吧。我跟爷爷姓杨,我爸爸跟奶奶姓史,我妈妈跟姥爷姓聂,我哥哥跟姑父姓王。"

"当我大儿子告诉我在电脑里能看见杨扬时,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呢,"聂爱凤回忆说。王伟见母亲不相信,就打电话约杨扬上网。当聂爱凤从电脑里看到杨扬时,禁不住连连问:"真的是你吗?真的是你吗,杨扬?"

"直到现在我也都忘不掉妈妈又惊又喜的笑容,"杨扬说。

"我从来都没想到过儿子离得那么远都还能看见他,"聂爱凤说,她只念到小学毕业。

从此以后聂爱凤就成为了两个儿子网上聊天的忠实观众。2005年5月王伟外出了半个月, 聂爱凤一直无法用电脑,便下定了决心要学会网上聊天。

儿子和会电脑的邻居教她学会了开机用QQ,但是在杨扬到了海地之后,聂爱凤的电脑技术便失效了。因为海地当地的网络很不稳定只能勉强支持打字,视频图象则很不好而且常常没有声音。聂爱凤便让杨扬的父亲史先金,一个高中毕业生,一起跟着学打字。

这对50多岁的老夫妇带上老花眼镜,从abcd开始学起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拼音字母。 他们买来教科书,虚心向邻居家的小学生请教。史先金在笔记上做了密密麻麻的日记。但是,拼音对上了年纪的他们来讲实在太难记,最终他们不得不放弃了学习。

就在他们泄气的时候,杨扬告诉他们有一种写字板可以在直接在电脑里输入写在上面的汉字。老两口急忙买来写字板,母亲口述父亲写字,两人一起和杨扬聊天。在网络稍好的时候,聂爱凤干脆直接把话写在纸上,然后把纸放在摄像头前面给杨扬看。现在老两口的电脑技术突飞猛进,特别爱争抢着玩电脑游戏。

"他们现在可是我们老家的时髦人物了,"杨扬说。"他们会电脑实际上对我在海地的日子有很大帮助。我也就没觉得离他们有多远了。"

在海地维和的时候,杨扬经常在晚上和父母网上聊天10到20分钟,然后每周和家里通一次电话。但是家里人几乎从不提起家里的困难,例如去年9月份史先金做胆结石手术,聂爱凤也是等着他痊愈之后才告诉杨扬。

同样的,杨扬在海地的时候也从不提起自己和队友面临的危险和艰苦。

他们驻扎在太子港的西北部,是高危险的红色区域。杨扬本人就亲眼目睹了当地的一位警察被枪杀的场面。在06年12月,中国维和警察还第一次在太子港太阳城区域和非法武装交火。

除了时时刻刻都会有生命危险,他们的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这批中国维和警察住在太子港索纳比工业园的一所密不透风的仓库里,其室内温度可以高达49度。平时饮食里也不能像国内一样有蔬菜,只能以肉食为主,米饭也像砂石一样坚硬。

就在这种条件下,中国第四批维和警察极大地改善了当地安全。杨扬和队友们也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在回国后又被中国公安部授予"维和警察荣誉勋章"。

在今年5月探亲回到肥东的时候杨扬成了一位英雄,亲戚朋友蜂拥而至,家里电话响个不停,都是向杨扬表示祝贺请他吃饭的。老两口在他休假的20天里,把做饭当成了家务事中的头等大事,就是希望能让他好好调养。

聂爱凤和史先金为有这么一个儿子而倍感自豪,"我们真的为他感到高兴,因为他能给咱们国家做出一些贡献。"

(《中国日报》记者:朱萍)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