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将开展海相油气重大专项基础研究
[ 2007-10-26 18:30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0月26日报道:我国第二大油气生产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计划在未来投资十几亿元,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相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专项基础研究,中石化的研究人员独家向《中国日报》记者透露。

这一专项基础研究将涉及一系列的实验室建设,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海相油气富集地区的调研,预计投资在15亿元人民币以上,耗时将在5至10年。

“我们计划建设一批实验室,以便进一步研究全国海相油气潜力,为国内海相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理依据”,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金之钧确认说。中石化将联合中科院和知名大学建设这些实验室。

不过金之钧院长没有透露具体的实验室数量和投资金额。 一位匿名的中石化人士告诉《中国日报》,实验室数量在10个以上,涉及投资金额达10亿元。其中7个由中石化自行筹建,其他由中科院和知名大学建设。

在世界范围内,海相地层是油气资源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世界上的大油气田在海相碳酸岩地层中的油气探明储量约占60%。目前,我国在海相碳酸岩地层的探明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比例小于5%。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估计我国海相地层中的油气资源量达到370亿吨油当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已经找到的海相油气资源仅少于海相总资源量的10%,这表明我国海相碳酸岩层系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很大,康玉柱院士介绍说。

“国外许多大油田源自海相地层,中国的情况明显不同。这和历史有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要开展这样一个大规模的长期的专项基础理论研究”,康玉柱院士说。

简单地说,海相地层就是浅海里、海洋环境中沉积下来的地层。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世界的石油都是在海相地层里找到的。当时,外国专家认为中国海相沉积地层古老,缺乏生油条件和稳定的环境,中国海相油气资源贫乏。“中国贫油论”由此而生。

我国在独创的陆相生油地质理论和其他大地构造理论的指导下,打破了“中国贫油论”的断言,油气勘探率先在陆相地层取得成功,相继发现了克拉玛依、大庆、胜利、大港、辽河、华北等一批重要油气田。

而海相生油理论,是直到中石化在新疆发现塔河油田,才逐渐受到国内石油界的重视。

金之钧院长估计中石化一半的资源量位于海相地层。这也是为什么中石化会主持这一重大专项基础研究。“我们将和科研机构及大学密切合作,开展研究。我们的研究成果将和国内同行共享”,金之钧院长说。

在专项基础研究项目下,中石化将调研全国范围内的海相油气富集地区,重点在东北,华北,湖南,湖北,四川和新疆,康玉柱院士说。

1984年康玉柱院士率先提出并坚持在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构造上打出高产油井沙参2井,拉开塔里木油气勘探会战的序幕,同时也催生了中国最大古生界海相油田——塔河油田。

这一重大发现成为我国海相找油的重要里程碑。有专家说,大庆油田的发现,使我们甩掉了中国陆相贫油的“帽子”,塔北沙参二井高产油气流的发现,则甩掉了中国海相没有油的“帽子”,打开了一个新的找油领域。

目前,塔河油田已累积探明油气地质储量6.98亿吨,三级油气储量当量15.5亿吨。康玉柱院预计塔河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将在2010年达到10亿吨,成为中国特大油田之一。

石油、天然气田按照形成时的环境,有海相、陆相之分。

古生界油田通常被称为古生界海相油田,是距今2亿年以前在海洋环境下沉积成形的油田。与之相对,距今2亿年以后由大陆湖泊、沼泽环境下沉积形成的石油被称作中新生代陆相油。在1984年塔北沙参2井于古生界奥陶系古生代海相油气田获首次重大突破前,我国所有开发的油田都是中新生代陆相油田。

除了塔河油田,中石化四川普光气田也是海相油气勘探的重大进展。

中石化这一专项研究是为加大国内油气的资源勘探开发的力度打基础,以便更好地满足中国能源需求。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秘书长Aldalla S. El-Badri认为随着中国石油公司加大在国内外的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中国能源安全将不是问题。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价格的上涨因素将被消化掉,El-Badri昨天独家告诉中国日报记者。(《中国日报》记者 王钰 编辑 张峰)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