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内蒙古日报》首席记者刘少华
[ 2007-11-06 17:12 ]

刘少华,2006年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祖籍黑龙江省,1953年1月出生于内蒙古乌兰浩特,大学学历,《内蒙古日报》首席记者、高级记者。

从1981年黄河洪峰到1998年呼伦贝尔嫩江抗洪抢险一线报道,从包头地震到抗击"非典",从"八千里边防行"到西部大开发,从事新闻工作32年来,他从不畏难,主动请缨担当重任,成为自治区新闻战线富有影响力的品牌记者。

特别是在宣传报道牛玉儒先进事迹活动中,两次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做报告,其出色表现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赞扬。

曾被评为2003年度自治区十佳记者、第六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2005年度自治区劳动模范。并有近百篇作品分别获全国、自治区、报社和行业好新闻奖。

他和盟长市长、草原牧民都是好朋友,他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现场解说词的总撰稿,他即兴赋的一首诗现已成为流行民谣,他写母爱的散文曾经让牛玉儒感动落泪。当然,他的新闻稿更是获奖无数。

他,就是刘少华。

他不是蒙古族,却比大多数蒙古族同胞更加了解内蒙古的土地和风水人情;他不是蒙古族,却创作了大多数蒙古族同胞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切入草原的文化主脉

有一次,刘少华到大草原去,和当地朋友聊天时被问到"我们眼前的这条路像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这条蜿蜒的小路像牧人献给我们的哈达,幽幽地通向远方;又像一首蒙古族长调,悠远抒情。"同行的朋友无不惊讶于一名汉族人能够如此切入自己的文化主脉。

骨子里是内蒙古人纯真豪爽的血液

既挚爱大草原,又有深厚的文字功力,这是刘少华在内蒙古文化圈中脱颖而出的基础素质。

《劳动时报》副总编辑包塔娜是位蒙古族女士,但她自问比不上刘少华对草原的眷恋和激情。"我自幼在锡盟长大,并在《内蒙古日报》锡盟记者站工作了10余年。当时刘少华多次建议我写锡林河,可是大概因为太熟悉了,我不知道这条窄窄的、有时还会断流的小河有什么可写,所以一直没有动笔。"包塔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2005年,我看到了刘少华的文章《走向深情的锡林河》,他把我的家乡写得那么迷人,我很感动。"

他为什么写得好?其实,刘少华祖籍东北,但出生在兴安盟(一个农牧结合的地方),成长在呼和浩特,骨子里流淌的就是内蒙古人善良、豪爽的血液。在这篇成就性报道中,刘少华以被牧民视为"吉祥之河"的锡林河为线索,讴歌了锡林郭勒盟在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方面的壮举-各类厂房"星罗棋布,像珍珠一般被锡林河穿起来,使这块古老的草原挺起了工业的脊梁"。

事实上,真情流露加上优美的文字正是刘少华新闻写作的基本特征,而他的笔触和影响力却不仅仅局限于新闻圈。

一首诗的"功力"

"刘少华不仅是个记者,他更是个社会活动家。"《内蒙古日报》总编辑贾学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和很多盟长、市长是好朋友,可以直接通手机,可以经常交换信息;和普通群众打成一片,羊倌、菜农、矿工也都联系。"

人脉的积累使得他的社会影响力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1998年,刘少华到呼伦贝尔和嫩江交界处报道抗洪。27天里,所有人都过得一样艰辛:他们喝过生水,吃过从洪水中捞上来的沙果,满身都是泥和水,却齐心协力。刘少华被抗洪战士的牺牲精神感动着,也被草原人民的军民情感动着,每天平均发回一篇稿。终于成功保卫了家园,解放军撤了,记者也要离开了。刘少华在离别前的宴席上即兴赋诗《牵手草原》:

轻轻的来,美丽的走,握住草原妈妈的手。那是一片绿色的爱,那是母亲的家门口。天地悠悠情长久,草原啊草原,我愿永远与你牵手;

匆匆的来,慢慢的走,握住草原温柔的手。那是清泉胸中流,那是一杯醉心的酒。相别依依情长留,草原啊草原,我愿永远和你牵手。

没想到,这首诗被在座的一位有心的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记下并谱了曲,再后来经过两位蒙古族女歌唱家先后演唱,两三年前竟然开始"火"起来,内蒙古人自己传唱,并把碟片寄给远方的游子,很多人听到后难掩思乡之情,感动落泪。

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作为记者,刘少华并非完美。在十八般兵器中,他几乎只擅长成就性报道和典型人物写作,时评、政论等不甚灵光。但是他敢于坚持自己的风格,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2002年,巴彦淖尔撤盟建市,熟悉刘少华才华的宣传部同志请他写首庆贺的长诗供晚会朗诵使用。果然,这首近1800字的散文诗成为晚会的一大亮点。记者此次赴呼和浩特采访时正巧遇到巴彦淖尔宣传部的六七位同志,他们直呼那首诗写到了他们心坎上,并要求刘少华当场朗诵一遍,刘少华一字不差地朗诵下来。他们说,自己其实几乎已经熟悉这首诗的每个字,每个标点,但是每次听少华朗诵都热血沸腾。因为他那么真诚,那么有激情。他表达了自己想要表达却无力表达的感情。

现在,自治区和各盟、市搞重大活动时都爱找刘少华。他的口碑就是这样,总有能力不孚众望。虽然辉煌的背后是:右手中指上黄豆般大小的老茧;构思时的神经质;满地的废纸团(习惯手写的刘少华如果对某段话不满意就要撕掉这张纸重来)……

关键时刻见本色

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对刘少华的评价是"像清泉一般纯真"。这种个性其实最是草原本色。

羊倌杨大爷

刚进报社时,刘少华是农业记者。有一次,他赶到大青山区采访劳动模范、70多岁的羊倌杨大爷。到达目的地之后,他发现羊群虽然个个又白又肥,可是这个孤老头子住的小土屋却又黑又脏,而且满屋子膻味,不由就有点嫌弃。

安顿下来后,刘少华开始观察,老羊倌没挂胸章,屋子里也没贴奖状。但老头子一直忙前忙后,像母亲喂食婴儿一样口对口地给病羊喂米汤和馍馍,张罗做两人的晚饭,然后在比较热乎的炕头铺上比较干净的被褥让给客人。

夜里,老羊倌放心不下要产羔的两只母羊,一宿出去看了两次。最后把小羊崽都抱进屋取暖,自己坐在黑暗里抽烟。他又担心年轻人不扛冻,轻轻地脱下大皮袄盖到了刘少华身上。刘少华说:"其实我当时根本没睡着,当我闻到大皮袄上的膻味时眼泪立刻就掉下来了。这一宿,我忽然成熟了,知道了什么叫美。"

杨大爷、牛玉儒、戴成钧……当一个个典型人物从刘少华笔下走进读者心间的时候,他被净化了。

像大雁一样勇敢

无论是地震、雪灾,还是抗洪、抢险,刘少华都毫不畏惧,冲在第一线。

上世纪80年代,30出头的刘少华路过呼和浩特新华广场,正好看到十来个愣头青在抢夺外地人摆摊卖的鸽子,眼看就要得逞,刘少华也不管自己是否势单力薄,冲上去喊"不能这样对待外地人"!结果可想而知,混乱之中哪儿有人听?瘦弱的他反而被推搡了一通。

但他并不气馁,认准的事就干到底。第二天,他在《内蒙古日报》写了一条消息,呼吁"不应再发生这种影响呼和浩特形象的事"。

1998年,嫩江告急。这是个重活、累活和险活,派谁去采访呢?领导犯了难,于是招来所有业务骨干。刘少华主动请缨。而他当时因为车祸,腿上还留着两块钢板和十一根钢针。刘少华的儿子、现供职于《环球时报》的刘扬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妈知道他要去抗洪一线后一边心疼得掉眼泪,一边抱怨他。当时上高中的我却突然发现,原来我的父亲真是条汉子。"

在生死考验面前难道没有过退缩?刘少华讲起一个故事:有一次车行在大草原上,路前方卧着一只鸿雁。眼看汽车就要轧过去了,鸿雁仍然没有飞走的意思。情急之下大家只好猛踩刹车。在那一瞬间,他忽然发现上空正盘旋着一只鹞鹰,而鸿雁的翅膀下是一窝雏雁。"大自然给我上了一课。"他说,"连鸿雁都知道保护比自己生命更为珍贵的东西,我们怎能不如鸿雁?"

他的胸怀就像草原那样博大而又包容,像鸿雁那样执着而无私。

一生的坚持

197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少华因为各科成绩优异,被《内蒙古日报》选进报社。今天,同学们有的成了厅盟级干部,有的成了千万富翁,但是曾经的佼佼者仍然安守清苦,奋笔写作并且乐在其中。

崭露头角

进报社不久,刘少华对工作的执著即崭露头角。

乌达市五虎山煤矿是内蒙古重点煤矿,也是《内蒙古日报》的宣传重点,很多记者都报道过。但刘少华第一个随工人一起下到800米井下,矿工看到这个记者肯吃苦,因此真心话格外地多。他们形容矿井中的工人是"四块石头夹着一块肉",他们说之所以当矿工"一来井下干惯了,二来挣钱多一些,三来我的三个孩子都长大了,需要用钱。再说,什么活也都要有人干",还唱歌给刘少华听"五虎山,矿工的山……"。这些真实的生活都给文章注入了新意。

由于业务能力突出,刘少华32岁就当了《内蒙古日报》工商部主任,但他似乎更钟情写作。他当时的下属、《内蒙古日报》新闻专刊部主任张兆成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很勤奋,布置选题时常常连文章的大小标题都想好了,记者只需采访素材。即便如此,他还不时自己写稿。"

如鱼得水

范长江曾经自称70%的新闻线索是朋友给的,其余才是自己找的。凭着多年的积累,刘少华现在做记者就是这样如鱼得水。

工作32年来,他跑遍了自治区的农村、牧区、林海、边防、厂矿……有一个例子可以佐证。他可以在区内的火车上随便找人聊天,而且都能聊到很多共同话题,因为他能轻松说出别人家乡所处方位、风土人情、领导班子、大小工厂等等。这使他工作难度不断降低,但工作标准丝毫未放松。

刘少华虽然人比较清瘦,但工作起来却从不怕苦,精力旺盛得不可思议。

1999年4月,46岁的刘少华和记者刘生荣一起采访集(宁)通(辽)铁路,主要想报道地方铁路对沿途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这条铁路线一共2000多公里,二人坐汽车,一路走一路采访。到赤峰时,比刘少华年轻10岁的刘生荣体力不支返回呼市,刘少华坚持走完全程,一共用了三周,记了两本笔记。刘生荣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他似乎有用不完的劲。我们第一站是商都县,他叫来机务段20多位工人一起吃饭,吃完饭后挨个采访。三四月份是大风雪天气,光是赶路已经疲惫不堪,我真不知道他怎么能够坚持下来。"

他自己也说写文章很苦,但从来舍不得放下。

2003年,刘扬在《环球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草原并不遥远》。起因是刘扬发现很多人对草原很不了解,记得刚赴京读大学时,常常有同学问他"你不穿蒙古袍习惯吗""你来报到,你的马儿拴在哪里了""你们骑在马背上听课吗"……刘扬的观点是:其实草原并不遥远,关键是人们是否愿意去了解,心的距离更可怕。

看到儿子的文章后,刘少华欣喜若狂,刚刚学会用手机发短信的他将儿子的小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入手机,群发给自己所有的亲朋好友。刘扬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从来没有看过父亲那么高兴,比他自己写了重头文章都要高兴得多。"

或许,对于刘少华-草原的歌者-来说,对家乡的拳拳之心能够代代相传确实是最大的快乐。(来源:中国记者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