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船宝藏价值几何 专家首推航海日记
[ 2007-12-22 14:56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尽管是封存于沉箱之中,但万人瞩目的“南海Ⅰ号”古沉船终于出水。当大家都关注沉船上“宝藏”价值几何时,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刘庆柱称,古船上最珍贵的宝藏是航海日记。

  目前据估计,“南海I号”上的文物超过6万件,最晚的瓷器是宋朝的。刘庆柱认为,船是一个历史的载体,比这些“宝藏”更为重要的应该航海日记。“更重要的不是寻找宝藏,而是寻找我们的历史,历史是没有价钱的,作为历史的载体也是没有价钱的。”他说,如果“南海I号”上有航海日记留下来的话,对复原这段遗失的历史很有帮助。

  但他也表示,诸如航海日记之类的东西在水里很难保存,到底会不会保留下来,以前没这个经验,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积累,但也不排除有保存的可能。

  “南海I号”是什么?广东省文化厅主管文博的副厅长景李虎提出 “南海I 号”的定位应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的新坐标”!

  景李虎说,理解“南海I号”,可以分三个层次。首先,“南海I号”是整个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发现。有了“南海I号”,海丝路就活色生香起来了。应该说,“南海I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

  其次,“南海I号”对广东的意义。“南海I号”证明了一个观点:广东背靠中原,面向大海,对于远洋航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通过文物古迹形象地解读广东的历史,解读广东与众不同的文化,“南海I号”是一个绝好的载体。

  第三,理解“南海I号”本身,有对内和对外两条线:对内,通过“南海I号”整体打捞和文物研究,建立一个严密的学科体系,使之成为水下考古的标准系统;对外,通过对“南海I号”出土文物的研究,在海运史、陶瓷史、贸易史、航海史、科技史、文化史以及复原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提出新的证据和课题。

(来源:长江商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