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整船文物有6万至8万件
[ 2007-12-22 14:58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南海一号”,这艘在水下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以致引起举世关注?为什么它值得我们花费如此大的成本将其整体打捞上来?“南海一号”即将出水,对满船的文物,世人充满期待,本报记者带您先睹为快,通过专家们的前期研究解开海底宝藏面纱的一角。

  瓷器

  不少瓷器极具异域风格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南海一号”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

  金器

  统一的特点是粗大

  金器是“南海一号”上目前出水最惹眼、最气派的一类文物。到目前为止,南海一号共出水了金手镯、金腰带、金戒指等黄金首饰,没有生锈,闪闪发亮。它们比较统一的特点是粗大。鎏金腰带长1.7米,鎏金手镯口径大过饭碗,粗过大拇指,足足四两不止。可以推测佩戴这些饰品的人体格粗壮,身材高大。

  铜钱

  “海上丝路”的硬通货

  目前“南海一号”沉船点发现铜钱已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宋高宗主政期的绍兴元宝。

  这么多的货币一方面可能表明当时中国的国力之盛,中国货币可以成为“海上丝路”的硬通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船主的富裕。

  铁器

  宋朝就出口广东铁器

  除了陶瓷这类人们熟知的中国特产,那时科技领先的中国,还向世界输出铁器,800多年后,它们已经面目全非。“南海一号”船仓里面还有两样比较大宗的东西,就是铁锅跟铁钉,铁锅跟海水发生作用后,一摞一摞地变成了铁疙瘩;铁钉个体较大,二十多厘米长,铁钉都是拿竹篾进行包扎的,数量非常多。而在宋朝,广东正是铁器盛产地。

  铜环

  “半成品”出口深加工?

  在“南海一号”装载的货品当中,除铁锅外,现在出水的还有不少金属制造的商品,如铜环、铜珠等。对两者的用途,考古人员表示目前铜珠的用途还不好推测。

  在出水文物展示时,专家分析说,从这些制品的外观看,只是经过初步的铸造或打磨,像铜环等上面并无花纹等装饰的痕迹,有可能是“南海一号”的船主将中国造的半成品运往海外进行深加工。

  新闻分析

  为何斥巨资打捞“南海一号”?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是中国陆地考古最轰动的事件,“南海一号”可说是中国水下考古最轰动的事件。从这个方面类比,“南海一号”堪称“水下兵马俑”。

  “南海一号”是保存最好的宋代古船

  “南海一号”被认为是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好的沉船。据专家介绍,以前发现的关于宋元时期的木质沉船,能保存到像“南海一号”这种状态的,非常之少。这对我们了解宋朝造船史、造船工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实例。

  整船文物有6万至8万件

  目前,“南海一号”已初步打捞出水金、银、铁、瓷类等器物6000多件,根据探测估计,整船文物有6万至8万件,足以“武装”一个省级博物馆。

  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把钥匙

  此外,根据史料记载,从两汉甚至更早开始,我国就有商贩把陶瓷、布匹、丝绸等商品装船,从广东等地的港口出发,远航到印度,再转运至埃及、罗马等地,而西方的货物和商人,也乘坐着他们的船只来到中国。这就是著名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但在讲求物证的考古界,却始终是一段空白。沉没于这条古老航路上的“南海一号”,无疑为这个蒙着面纱的神秘领域提供了一把钥匙。

  相关新闻

  文物值三千亿美元一说无根据

  此前有传言,“‘南海一号’文物总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其根据是,‘南海一号’早期出水的一件精美瓷器曾拿到欧洲市场拍卖,结果就获得了近百万美元的报价。”实际上,“南海一号”早期出水文物曾被拿去拍卖的消息早已经被广东省文化厅证实纯属编造。

  专家表示,所有打捞起来的文物全属国家所有,所以估算它到底值多少钱,并无意义。

(来源:楚天都市报)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