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中国深厚的文化背景将成为北京奥运多元化的保障”
[ 2007-12-26 15:59 ]


希腊大使米哈伊勒·坎巴尼斯

希腊驻华大使米哈伊勒•坎巴尼斯:

在经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之后,我认为成功组织一届奥运会的关键在于“硬件”和“软件”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硬件指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软件指的是人。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面对中国政府的坚定决心,这已经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此外,我很高兴地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情(比如对于奥运火炬接力)。这种奥运热情是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最好保证。

时至今日,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雅典人民和志愿者们在2004年夏季奥运会期间表现出来的慷慨、热情和奉献精神,正是这些促成了雅典奥运会的成功。

现在,中国人民需要保持这种势头和干劲,坚持到底。这就像是在赛跑,到了最后关头,运动员必须聚集他全部力量,发挥出最好水平。我衷心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能圆满成功。

作为奥林匹克发源国家的市民和大使,我很高兴看到北京接过雅典的接力棒举办奥运会,奥运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来到东方文明的发源地。

我之所以提到这个是因为奥运不仅是体育事件,它更为体育和文化的结合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提升文化的多样性。因此,我认为中国深厚的文化背景将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实现文化多元化的保障。

我不仅将作为观众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将成为代表我们国家的奥运火炬手。我诚挚地祝福北京奥运成功。

毫无疑问,如同之前的年份一样,中希两国关系在过去的一年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对于中方来说,奥运准备工作是一个重点,因此交流奥运经验也成为两国官员会晤的核心议题。希腊将无条件地支持北京办好奥运。我们已经受邀在社会生活层面与中方展开更密切的合作,今年9月开幕的希腊文化年就是一个例证。

文化年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明年9月,因此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将见证两国关系在更多领域得到提升。在我看来,现代希腊人和中国人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因为他们都是古代文明的继承人,继承了数千年的智慧。这种“共同语言”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合作。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