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总书记考察电煤供应在暗示什么
[ 2008-02-02 09:06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高度关注当前电煤供应的严峻形势。1月31日,总书记在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陪同下,先后来到山西省大同市和河北省秦皇岛市,深入大同煤矿集团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大秦铁路湖东站和秦皇岛港煤码头,实地考察煤炭生产和电煤供应情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奋战在煤炭生产和电煤运输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总书记此行让广大群众感到格外温暖。连日的暴风雪,导致各地交通运输受阻,燃煤电厂储煤告急,再加上电力传输设施受损严重,湖南长沙启动电力应急预案I级响应,广州供电局连续11天悬挂红色错峰预警,贵州全省拉响电力“红色警报”……

为了保障生活必须用电,许多地方商场宾馆禁开空调,娱乐场所拉闸歇业,工业企业被迫停产。此种景象既令人感到无奈,又并不陌生。事实上,夏天的酷热干旱,冬天的严寒暴雪,大自然的“说一不二”让人类有些无奈和无助。而社会生产与生活越是进步,数字化与机械化越是普及,人们对各类能源的依赖也愈发明显。季节性能源紧缺已然显露出“城市生态”脆弱的一面。

令人遗憾的是,在气候温和、供给平稳时,某些人往往会遗忘资源紧缺之苦。从办公室长明灯屡教不改,到各地城市照明工程大干快上,再到夏日空调室温提升一度响应寥寥,企事业单位的节能降耗似乎还停留在“个别示范”阶段。“节约不光荣、浪费不可耻”,一些人的摆谱思维进一步传染扩散。能源紧张,价格上涨,更多只是换来某些人的口头抱怨,真正厉行节约的并不多见。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然而,相比某些地方对GDP的膜拜,高耗能企业的赤裸逐利,忧患警句在一些人眼中依然“遥远”。尽管某些地方领导将“可持续发展”挂在嘴边,可一旦涉及“关停并转”耗能大户,往往又会“举棋不定”;对于“污染型”投资诱惑,更可能“高抬贵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用电形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四川自贡一面对居民家庭限时供电;另一方面,“第十四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却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闪亮登场”,主办方甚至宣称要让以“奥运圣火点亮百年灯城”为主题的灯会开上150天!节能环保让位于政绩形象,“让电于民”变为纸上谈兵,显然不仅仅是“观念陈旧”的问题!

罕见的暴风雪看似偶然,可在季节性“电荒”与人为“空耗”之中,又何尝不蕴含某种必然?节能降耗,不仅仅是为了省钱,更不是“赶时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工业企业必须努力实现产业与技术升级,社会需要引入更多太阳能、风能、氢电等再生替代能源,各地政府应当为此提供大力扶持与政策倾斜。也同样需要以服务型政府为出发点,进一步改革官员考核评价体系,以群众反响为依据,以绿色GDP为考量,形象与政绩工程才会失去“市场”。

总之,能源问题不仅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面对天灾,各级政府当进一步增强能源的战略储备,建设更为完善的备用供给通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节能降耗的过程中,每一个公民更有义务、有责任尽一份力。因为,人无远虑,难免近忧。(来源:人民网 蒋萌原题:有感于胡总书记一线考察电煤供应)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