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4时58分,北京天安门广场在正常的升旗仪式后下半旗,以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
5月19日14时28分,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默哀,哀悼四川汶川大地震的遇难者。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8年5月19日14时31分,北京天安门广场。近万名低头含泪沉默了3分钟的中国人,忽然间都昂起了头,高举起了如林的臂膀,握紧了还沾有泪水的拳头,喉咙里吼出了同一个声音,似怒涛、似海啸——“中国加油!”
“中国加油!”“四川挺住!”同一时刻,在成都天府广场,没有事先的约定,数千名默哀者也发出了同天安门广场上一样震撼的呐喊。
哀悼日,哀悼感天动地。
哀悼日,呐喊气吞山河。
从这一刻起,我们将泪水化为力量!
这一刻,“团结起来”成为最强音
“团结起来,战胜磨难!”“团结起来,抗震救灾!”“团结起来!中国加油!”“从今天起我们更加相互珍惜,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哀悼日进入第二天,在各地的悼念活动中,在各种媒介的报道中,在互联网黑白色的帖文中,“团结起来”成为最显著的字眼,13亿颗心凝聚成一颗共同的中国心。
“团结起来的中国,将战胜一切罪恶和灾难。”这是一位美国网民在看了CNN的中国哀悼日报道后留下的感言。
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
1944年9月18日,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张思德的名篇《为人民服务》中就曾提出,“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不畏困难、自强不息、团结抗争的光荣传统;越是在灾难面前,越是紧密团结。从唐山大地震到1998年洪魔肆虐,再到今年的南方冰雪灾害,一次又一次的特大自然灾害,都被中国人团结的力量所战胜。
所有华夏儿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抗震救灾的速度空前加快,到5月20日12时,全国共接受海内外社会各界捐款(物)139亿多元,捐款的数额为历次灾难捐献之最。
中国人在这个时刻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团结,这种团结的力量凝聚得愈强,灾害就能早一些被征服,灾区民众的伤痛也能早一些被抚平。
哀悼中,人们寄托着民族哀思,更凝聚起民族力量。
这一刻,我们更加顽强地为救灾努力
哀悼日,我们正在超越哀思,把凝聚起的力量倾注于灾区;哀悼日,我们更加清醒地认知,灾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
20日,来自各方面的信息显示,在灾区救灾的解放军、医务工作者、救援人员以及后方的全国人民在寄托哀思的同时,加紧了抗震救灾的努力。这一日,被埋了179个小时的马元江被成功救出;这一日,受灾群众正陆续被安置;这一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救援物资、资金和人员更加迅捷地向灾区集结。
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灾区挺住了,共和国挺住了。
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如此具体。
人们看到,自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冒着余震和种种困难在第一线指挥抗震救灾,许多令人眼眶湿润的镜头通过媒体飞越千山万水,感动国内外。解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地震中的一举一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最真切的证明。
新华社记者20日从救灾一线看到:子弟兵还在奋战,为了生命的希望他们翻山越岭到每一个村落寻找灾民;医疗队风风火火地在忙,白衣天使们一连几十个小时做手术,伤员一批批得到救治;防疫队也在努力,用双腿踏着灾区的每个角落喷洒消毒。政府部门的救灾人员和物资也在陆续到达,灾区的群众很快会住进帐篷,吃上食物,喝上干净水。
20日,北京、深圳、石家庄等地,出租车司机不约而同在后视镜上系上了黄丝带,继续向灾区死难同胞哀悼。14时28分起,四川大学校园里成百上千的人们自发聚集在国旗下,再次默哀3分钟,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
“除了哀思,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比如我们要捐钱捐物给受灾群众多一点帮助,为明天的灾区重建做出贡献;我们更要做好身边的事情,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支援政府救灾。”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研究生王欢说。
这一刻,我们相信明天更美好
“过了这一刻
孩子不要哭 我们都是你的亲人
妈妈不要哭 我们就是您的孩子
……
中国不哭 我们都是一家人”
“让我们坚强,团结起来,为灾区人民群众重建家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这是这两天来网络上流传的一首小诗和一句正被广泛认同的誓言。
香港《商报》在《哀我受难同胞 信我不屈中华》的时评中指出,汶川大地震是国殇,伤痛不堪回首。但在这场自然大灾难面前,中国全力抗灾救灾的图景,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见证了“大写的中国人”。正是凭着这种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力量,相信我们定可挺过难关,灾区定可重新站起来,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景定可实现。
怀念逝者,是为了坚定我们走向未来的步伐和信心。
为救学生光荣牺牲的谭千秋老师的女儿、北京大学法学院二年级学生谭君子说:“对于我爸爸的纪念,就是我要代替他撑起这个家,照顾好阿姨和妹妹。”
哀悼中,我们送遇难同胞一路走好;
悲痛中,我们将泪水化作无穷的力量。
(来源:新华网北京5月20日电 编辑:董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