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各界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破百亿元时
来自民政部的消息说,到21日12时,全国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共160.09亿元。新中国成立以来捐款捐物突破百亿元,史无前例。
无数个“0”里的硬币和毛票
14日,震后第三天,我们在报纸上读到一条消息:“宁夏固原一中师生捐赠6万元”。
一位同事曾去过固原。从繁华的京城到戈壁荒漠,听得出来,那里的贫困甚至让他诧异。对于生活清贫的教师和没有收入的学生来说,6万元,是如何凑成的呢?
还是在14日,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的赈灾捐款处来了一位捐款的老人,他直起有些佝偻的身子,掏出了1000元现金和一张一万元的支票。
后来人们知道,这位78岁的老人叫陆松芳,以搬运煤饼为生,每百斤煤饼的搬运工钱是2元到3元,11000元里的每一分钱都沾满了汗水。
每天,我们眼前都会“来来往往”几千万、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当看到那些带着许多个“0”的数字,我们时而发呆,时而兴奋,时而流泪。
我们特别想知道,这些数字里有多少硬币和毛票,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把它们聚在了一起。南京那位捐了105元的乞讨老人只是一直唠叨:“灾区的人比我更难。”
“感恩”刻在了许多名字的前面
在很多人看来,一名企业家在18日晚一台电视募捐的直播节目中显然有些“冲动”。
当主持人礼节性地请捐款3000万元的张祥青说了几句后,他突然涨红了脸、提高语调:“我和我太太刚才决定,再追加捐款7000万元,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建最好的学校,震不垮的学校!”
1个亿,这对刚刚40岁的张祥青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几天后,我们知道了答案。张祥青是一位唐山大地震的孤儿,32年前同样的灾难让他失去了双亲。
“那时解放军为我们救助建房、分发救灾物资,他们每天天亮来、天黑走,不吃一口我们的粮食。”张祥青说,从废墟里站起来的唐山人都应该有一份感恩的心。
这样的感恩故事还有许多。在浙江省湖州市,一名刚刚失去儿子的母亲将一个信封交给了红十字会,信封里装着的钱数有些特别:4227元。
原来,这位母亲的儿子身患亚性肿瘤,由于家庭困难,他们一直在接受社会的捐助,但孩子最终还是在5月8日去世。看到地震的报道,母亲决定把儿子看病后剩余的善款全部捐给地震灾区。此外,夫妇俩还把自己半个月的生活费500元也捐了出来。
在年初遭受冰雪灾害的湖南郴州,在常年被爱心包围的各地残疾人联合会,在同样承受巨大痛苦的缅甸……在众多的捐款现场,“感恩”刻在了许多名字的前面。
无数个“无名”“爱心”“一家人”
翻看捐款捐物的名录,这样一些名字常令我们心动:“无名”“爱心”“一家人”……
在宁波慈善总会,一位老人拿来了3000元,工作人员请他留名,他将自己和妻子、儿媳妇的三个姓氏写上作为名字,他说,他这是代表一家人来献爱心。
一位小学生用衬衣包着十几斤重的硬币来捐钱,说这是三年攒下来的零花钱,数一数有1200元,让他写下自己的姓名,他红着脸不吭声,过会儿悄悄溜走了。
在四川省民政厅网站的捐款公告栏中,许多人都没有留下名字;在哈尔滨红十字会的募捐站,捐款者中有四成都是“无名”;在宁波慈善总会,又出现了人们寻找了9年的匿名捐款者:“顺其自然”。
有人问:大爱无痕是什么意思?
有人答:大爱就是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那种爱。大爱是无私的、是尊重宽容他人的,付出的爱不会带来任何束缚和压制,不求回报的,不会让对方感觉到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人们也许知道,1亿元纸币至少有115吨,要用6辆20吨的大货车来装,他们不希望160.09亿元的分量太重,因为地震中受灾的人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朱立毅、李菲) 编辑: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