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责任书写青春年华
“不亲眼看到,你想象不出志愿者报名的那种热烈场面。”共青团四川德阳市委副书记王超说,5月12日地震当天下午,志愿者协会招募志愿者参加服务。志愿者踊跃报名,一天最多的时候有5000人来报名。共青团德阳市委工作人员忙得全部失声。
不止是灾区青年,远在河北唐山的青年农民宋志永来了。今年年初,他就在抗击南方雪灾中,自发奔赴湖南郴州抗灾。地震发生后,他又来了;
5月15日,共青团唐山市委副书记甄贵福带了15个人来了。在北川灾后最关键的3天里,他们救出25名幸存者,挖出遇难者遗体60多具;
5月20日,梁伟业来了。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在共青团北京市委的组织下,他随队到四川灾区实施心理救援。临行前,他说:“我们知道灾区山体滑坡、泥石流时有发生。我们在出发前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灾区活跃着一支叫“钢七连”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主要承担物资搬运、伤员转移工作,火车站、货场、公路边,什邡、绵竹,只要需要志愿者,这支队伍里的每个成员就立即出发。干得最苦的时候,他们连续工作22个小时,搬得实在搬不动了,躺在地上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起来干。这里,有来自新疆的郭峰,有来自山西大同的刘冬,有来自湖南郴州的杨志宏,还有下了夜班就来参加救援的德阳市工人。
……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日,全国有近600万人报名参加了抗震救灾志愿服务。
紧急动员倾力支援灾区
灾情发生后的仅仅8天时间,团中央就召开了大小十余次会议,研究部署团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全国各级团组织立刻行动起来,举全团之力,全力以赴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并安排北京、广东、山东、福建、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团组织与灾区团组织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立刻展开对口支援工作。
14日晚,团中央连夜筹集5000条棉被、500顶帐篷、198箱药品共5个车皮的物资,通过运送救灾物资专线运往四川灾区。同日,团中央筹集的棉衣、睡袋、药品等价值205万元的救灾物品,分别从秦皇岛、武汉、深圳等地运往四川。26日,了解到灾民安置点的避暑药物短缺,“帐篷书屋”的少儿读物严重不足,他们立刻安排采购了40万元的防暑药品和100万元的少儿读物,紧急送往灾区。团中央还先后向共青团甘肃、陕西省委各拨付救灾资金500万元,向共青团重庆市委拨付200万元。
“要人出人,要物给物,只要是抗灾前方需要的,我们倾力支持!”这是各级团组织对灾区群众的承诺!在得知灾区人员搜救急缺应急灯的消息后,福建等地团组织连夜调运了500台手摇应急灯发送至灾区。得知灾区雨具短缺,浙江将价值50万元的5万把雨伞紧急运往四川。共青团北京市委开展了“爱心航线”活动,广大青年和社会各界捐赠灾区急需物资,每日通过一架波音737―800飞机从北京运抵四川。上海的团组织发起了为灾区小朋友捐刊活动,倡议每个上海少年儿童为地震灾区的小伙伴赠阅一本儿童杂志,让灾区小朋友在得到物资支援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优秀的儿童读物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灾情发生后,全国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积极行动起来,踊跃捐赠款物。一份份感人的爱,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抗震救灾的信心熊熊燃起,把美好生活的希望再度点亮。由全国青联委员李兆会担任董事长的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全国青联委员鲁伟鼎任总裁的万向集团分别捐款1000万元。李兆会动情地说:“每一笔捐助、每一个人的捐助都是有限的,但如果大家都能行动起来,无限的爱心就一定能战胜灾难。”
截至目前,团中央共动员直属机关和社会各界为灾区募集款物1.72亿元。各省级团委、省会城市团委、副省级城市团委募集捐款到账金额8612.5087万元,募集物资价值7762.1万元。
抢险救人青年突击队冲锋陷阵
灾情就是青年突击队的冲锋号。在灾区,各级团组织所组建的青年突击队纷纷行动起来,参与到各类急难险重任务之中。
一首在废墟中昂扬唱响的《生日快乐》让全国人民记住了一个名叫贾正娇的女孩儿。5月14日,在她20岁生日的第二天,也是被压在倒塌楼房中的第五十六个小时,在中国水电七局青年突击队与空军指战员的帮助下,她成功获救。得知13日是贾正娇的生日,救援人员为她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波及南充,西南油气田公司南充炼化总厂震感强烈。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南充炼化总厂青年突击队按照统一部署,临危不惧,冒着生命危险到现场熄灭尾气灼烧炉,切断所有进灼烧炉燃料气及酸气,保证了工厂的安全和正常生产秩序。
24日9时50分,宝成铁路109隧道胜利抢通。在现场,50名宝鸡供电段抗震抢险青年突击队员们沸腾了――这是他们和2000余名来自不同单位的战友冒着有毒化学物弥漫、频繁余震的生命危险,经过12天不眠不休的鏖战得来的成功。从此,抗震救灾战斗一条重要生命线被抢通!
截至5月26日,各灾区团组织已建立抗震救灾青年突击队879支,突击队员29658人。
奋战前线团干部攻坚克难
面对巨灾,灾区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镇定地组织抗灾自救,顽强地攻坚克难。抗灾一线处处涌现青春的故事。
地震中,团四川省委和团成都市委的办公场所都出现了墙体开裂等破损情况,团干部们在楼下空地上搭建的临时帐篷里办公,面向社会招募青年志愿者,迅速成为志愿行动的两个大本营。
“支部建在安置点,团旗插在帐篷里”――灾区团组织在各灾民安置点成立了112个临时团支部,并正在建设临时团支部、志愿者工作站和红领巾帐篷书屋“三位一体”的共青团工作阵地。
在毗邻地震重灾区的夹江县,团县委只有2名干部。灾情发生以来,他们一直坚守抗震救灾的岗位,每天工作达到20个小时以上,迅速组织了400余人的黄丝带志愿者队伍,并先后向北川、彭州、什邡等地派遣了4批医疗救援队,全力支援前方抗震救灾。
5月12日下午,北川羌族自治县团县委副书记马晓燕正在组织“五四”纪念活动。灾难发生后,马晓燕不顾自身安危,安全疏散了300多名在场学生,随即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在地震中失去了母亲等3位亲人的马晓燕一直强忍悲痛,来回奔波于北川与绵阳九洲体育馆灾民安置点之间,承担着灾民情绪安抚、救灾物资发放等工作。5月18日,在马晓燕的强烈要求下,她又返回到了余震频繁的北川县城,战斗在抢险一线。
5月13日凌晨, 大雨。安县通往北川的公路上,由团绵阳市委书记廖雪梅率领的47名医疗志愿者艰难行走在被山体滑坡严重损坏的道路上。在遭遇数次余震,长途冒雨跋涉之后,他们终于在13日上午赶到北川中学,投入紧张救援,在第一时间挽救了大批生命。
……
天裂了,补起来;地陷了,填上去!中国青年正用爱和责任书写无悔的青春!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柳晓森)编辑:陈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