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也许是考虑到可能要向新一届政府“交班”,出席本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美国代表团今年一改去年5月“主场作战”时的高调。除了保尔森象征性地出席开幕式外,其余时间美方高官们几乎没有安排任何媒体见面活动。
相比之下,首次以全新面貌参与对话的中国代表团则“主动出击”。17日对话第一天中,多位中方代表团的高官在每场专题讨论会结束后都主动与媒体见面,透露他们各自涉及的主要话题,阐述中方对于汇率、能源环境合作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立场。
周小川:
美元疲软会加剧通胀压力
1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第一次会议后举行的简短新闻吹风会上表示,从理论上讲,美元疲软的确会通过初级产品等渠道进一步推高中国国内的通胀水平。他同时指出,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中方除了有兴趣研究美国在宏观调控和市场发展方面的经验外,同时也希望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教训。
周小川说,17日上午的讨论主要涉及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周期波动的问题,包括中美两国如何处理各自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特别是考虑到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商品价格上涨的特殊时期;造成这些周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政策对周期管理最有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周期管理起到什么作用;具体而言,定价机制和直接对价格进行控制对国内周期管理有何作用等。
周小川还透露,中美两国代表团在第一次会议中还探讨了汇率相关问题,包括美元在内的货币汇率在保持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方面起到什么作用,以及中美之间应该如何深化两国金融监管部门间的合作。
至于中国有没有要求美方针对美元持续疲软采取措施,周小川表示这在首日上午的议题中“好像没有谈论到”。不过他也表示,这个问题如果分析起来也很简单:如果美元疲软,石油等以美元计算的初级产品价格就会高企,进口到中国折换成人民币也会更高。所以,“从原材料的角度来说,美元疲软对(国内)通胀有一些推动作用。这一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感受到了。”当然,他也指出,分析价格现象可能更复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也不要仅仅从原材料的角度来考虑。
提到本次对话的经济和金融背景与以往有何不同,周小川表示,次贷危机对战略对话议题的影响和关注焦点肯定有影响,不可能说有没有次贷风暴情况都是一样的。他指出,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在过去很多时候,总是中国希望在宏观调控方面吸取美国的经验。“但这一次情况不大一样,我们除了有兴趣研究美国的经验以外,同时也希望从美国当前经受的挫折中获取教训。”
同时,周小川透露,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当天给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美国在这轮次贷风波中怎么认识这些问题,怎么研究对策和采取相应的做法。“这些都是中方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周小川说。
在他自己上午的发言中,周小川强调,现在的经济和金融周期与传统不一样,过去是传统的商业周期,主要是由于投资以及产能过剩形成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有一部分是我们自己政策上有缺陷或是监管上有不足而造成波动”。还有就是全球化很快,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很多新事情不能用过去的经验来概括。“这些挑战使得我们有时候不能及时应对市场的新发展,于是导致了市场的波动。”
谢旭人:
主权基金规则应共同制定
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17日下午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中国的主权投资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根据公司法建立起来并严格按照商业化运作的实体,中投公司的对外投资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欢迎。他同时指出,制定主权基金规则是必要的,但应该由有关国家共同讨论来研究制定。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谢旭人表示,主权财富基金是储蓄和投资循环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主权基金投资在调动储蓄、增加投资、配置资源、优化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主权财富基金进行投资时一般遵循长期投资的理念,从不进行短期的炒作,所以,主权基金投资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会对金融市场运转产生很大的影响。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投资公司是根据公司法建立起来的,按照商业化运作的要求运作,除了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建设,还按照国际惯例和法规要求不断增加管理的透明度。所以,中投公司的对外投资也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欢迎。
谢旭人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管理,研究制定相关规则是必要的。“但我们认为,规则的制定应该由有关国家共同讨论研究。”
对于17日的专题对话,谢旭人透露,中美双方探讨了进一步改善民生的政府政策措施,包括加大政府投入,扩大社保资金的来源,促进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提供社保服务方面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改革完善社保机制来应对老龄化问题。
谢旭人强调,中国将继续大力推进社保制度改革和体系的建设,继续加大财政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在这方面,中国正在和即将采取一些重要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以公共基本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建立了地方与中央财政在社保方面投入的分担机制,不断增加中央对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第二,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要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的结构,大力增加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投入,促进社保事业的发展和各地区的协调发展;第三,根据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不断深化各项社保制度的改革,尤其是要大力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及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最后,要进一步加强社保方面的法制建设,健全社保投资机制,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体系,加强对社保、医疗保障等资金的管理,保障社保制度很好地实施。
张晓强:
慎重对待油价是为防通胀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17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CPI高企,中国政府不得不把预防结构性通胀发展成为全面通胀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成品油价格这样的大幅调整要抱很慎重的态度。但从长远来说,中国的油价体制迟早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17日下午,中美双方就能源与环境合作举行了当天的第五场专题对话。张晓强表示,双方都在会上认为,能源与环境合作是两国具有共同挑战但是也有着共同利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2007年12月的上一次对话中,双方就开展能源与环境的十年合作达成了共识。
“在这一共识下,经过近半年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就中美能源与环境十年合作的框架以及优先合作领域达成了一致,并且正在推进五个行动计划的推进。”他说。张晓强透露,目前双方确定的作为十年合作起步的五个优先领域分别是:电力、发电和传输领域的节能合作,提高能效;交通运输领域的提高能效和减低排放;水污染的治理;大气污染的治理;以及森林和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在17日的讨论中,双方都认为应该加紧工作,使得在上述五个领域的工作加快推进,取得实际的成果。
除了上述问题,中美双方17日还就高油价和保障能源安全等交换了意见。美国方面当前有一些人对中国仍实施油价管制颇有微词,张晓强也注意到,在本次讨论中,美方确实谈到了中国目前的石油价格还和国际水平有差距。“但是中方也强调了我们的一贯原则,那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所以我们的价格体制也应该是一个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以及生产所应当负担的环境资源成本的价格。”
然而,在今年的特殊情况下,中国面临着十几年来最大的物价上涨压力,1到5月CPI上涨了8.1%。“所以目前中国政府是把预防结构性通胀发展成为全面通胀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对于成品油价格这样的大幅调整要抱很慎重的态度,这也是对民生负责。”张晓强说。“但是从方向上来讲,使得这种重要产品的价格能够反映上述几个(市场化)原则,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和采取合适的措施。”
李长江:
产品质量等绝非中国特有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17日在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间隙表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绝非中国才有的问题。各国政府应该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来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
李长江提到,在最近两次的对话中,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都被作为重要的话题单列出来,因为这些问题与两国贸易健康发展紧密相连。
针对美方少数人蓄意夸大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李长江指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2006年,日本厚生省公布的针对进口食品的检验合格率显示,欧盟出口到日本的食品合格率是99.38%,中国出口到日本的食品合格率则是99.56%,而美国出口到日本食品的合格率是98.69%。
因此,李长江指出,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各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合作、扩大交流,共同来研究提高这些产品的质量。
有外国记者问到美方有意在中国增设有关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专门部门一事时,李长江表示,在第三次中美战略对话期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莱维特提出,出于产品质量和加强药品监管管理的考虑,美国卫生部有意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使领馆增设有关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药品监管的工作人员。按照这一原则,中国政府在必要时也要派出相应的人员到有关驻美使领馆工作。李长江表示,据他了解,上述工作在进行之中。目前的问题主要在美方,对于中国派出工作人员员到美国有关使领馆工作,“美国仍在走程序,等待有关权威方面的批准。”如果在美方批准之后,这样的办公室就可以在两国对等设立。
对于本次对话,李长江表示,这次中美两国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主要是总结双方在上次对话签署相关备忘录以来的进展和成绩,在此期间,双方配合得非常密切,工作也进行得比较顺利,特别是在加强信息交流和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处理等方面取得广泛的共识。
李长江透露,在上次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基础上,这次对话期间他打算和莱维特部长继续签署一份今后5年双方合作规划的协议。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周良 安纳波利斯报道/新华网 编辑:婧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