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奥运英雄的执著
[ 2008-07-09 15:4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四十年前,他拖着受伤的身躯铿锵有力地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4月13日,火炬手、坦桑尼亚奥运英雄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手持火炬传递。当日,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行。这是北京奥运会圣火境外传递的第八站。 新华社记者戚恒摄

  四十年后的今天,七十岁的他平静却依然坚定地说:“我要尽我有限的能力,不断促进和推动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工作。”

  他,是一个执著的人。

  他就是坦桑尼亚的奥运英雄约翰·史蒂芬·阿赫瓦里。

  在北京奥运会即将举行之际,这位已值古稀之年的坦桑尼亚老人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邀请,再度来到了北京并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19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参加男子马拉松比赛的阿赫瓦里中途被挤倒又遭踩踏。他拖着受伤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凭借惊人的毅力坚持跑完了全程。赛后他掷地有声的宣言也成就了奥林匹克史上一段永恒的经典。

  墨西哥奥运会结束之后,与奥运结下不解之缘的阿赫瓦里没有告别自己钟爱的事业,而是积极投身于坦桑尼亚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培养工作中。尽管面临了诸多的困难,执著的老人还是坚持了下来。

  “资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兴建一所体育学校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此外孩子们的吃住、训练以及学习的经费都难以解决。”阿赫瓦里无奈地说。

  “在这一点上肯尼亚就做得很好。他们在每一个省几乎都有这样的体育学校,这也是近年来肯尼亚运动员在长跑项目上成绩突出的原因之一。”

  2000年,澳大利亚曾计划与坦桑尼亚进行合作,在坦建造一座现代化的体育场,并以阿赫瓦里的名字命名。澳、坦两国各出一半资金。但是由于资金方面的问题,这个设想最终并没有实现。

  谈及此事,老人都难以掩饰心中的遗憾和无奈:“如果那座体育场建成了,也许坦桑尼亚已经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田径运动员了。”

  尽管条件艰苦,阿赫瓦里近四十年来依然孜孜不倦地从事着基层教练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他的培养下,他的二儿子罗格特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半程马拉松选手。

  由于老人顽强不息的奥运精神以及对坦桑尼亚体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坦桑尼亚政府在1983年向他颁发了国家英雄勋章。

  在来到北京之前阿赫瓦里有一个愿望,就是参观运动员的训练场馆,并学习一下中国是如何培养青年运动员的。尽管老人半年间已经两度造访北京,但是由于行程安排太满他依然没有机会实现这一心愿。

  今年4月阿赫瓦里还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参加了达累斯萨拉姆的圣火传递活动。在谈到即将开幕的北京奥运会时,阿赫瓦里激动地说:“中国人民热情而友好。我相信中国有能力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我也希望在这届奥运会上有更多的世界纪录被打破。”

  “回国之后我会把奥运吉祥物福娃带给我的孩子和运动员们,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奥运精神。如果有一天坦桑尼亚有了自己的体育学校,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把坚持不懈、不言放弃的精神带给更多的青少年。”执著的阿赫瓦里平静地说。

新华网北京7月1日奥运专电(记者吴俊宽 马向菲)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